[发明专利]车载用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5808.7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千寻;栗本裕史;德永吉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B60R16/02;B60R16/03;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用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载控制装置中搭载的微机(微型计算机),需要接受核心电压用、IO用电压等多种电压作为输入。因此,预先定义了电压供给的起动程序和停机程序。进而,微机为了对内置的FLASH存储器等存储装置写入数据而生成内部电压,使微机停机时,为了使微机能够持续生成内部电压直到停机完成,需要对微机持续供给电压直到停机完成。
车载电源(电池等)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控制车载用设备的微机停止运算处理,将当前为止的运算结果写入存储器。车载用电源装置在微机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器的期间和微机内部电压放电之前,为了供给微机所要求的额定电压,在微机的输入端子连接有电容器。此外,车载电源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现象,在消耗电力大的负载起动等引起的车载电源的电压的突然降低、断线、与点火开关等的动作相应地被控制的继电器因某种原因而断开等情况下发生。
发生了上述因素引起的继电器断开或断线等的情况下,检测到车载用电源装置向微机供给的电压降低时,对微机通知复位信号,微机根据该复位信号停止运算处理,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器,转移至待机状态。在直到微机转移到待机状态的期间,车载用电源装置需要对微机持续供给规定的动作电压和规定的电流。为了使微机能够可靠地实施上述动作,需要增大在微机的输入端子连接的电容器的电容而使电力供给可靠进行,这是导致车载用电源装置的成本上升的原因。
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监视将电源电压V1降压后的中间电压V2,检测电压降低。由此,与监视微机电压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提高微机的复位响应性,避免微机的不稳定动作。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微机因为低电压化,内部核心电压成为3.3V,消耗电流具有增加的倾向。另一方面,以往使用的5V电压逐渐变为仅使用于AD端口、I/O端口,消耗电流具有减少的倾向。该5V电压也向微机以外的控制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供给。
微机以外的控制IC是噪声产生源,因此出于与用于向上述微机供给电力的电容器不同的理由,需要设置应对噪声的电解电容器。控制IC的规格因搭载的环境而不同,而且如上所述,微机需要各种电平,所以设置何种程度电容的电容器即足够是很难一概而论的。从该观点出发,也需要增大在微机的输入端子连接的电容器的电容而确保安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92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监视将电源电压V1降压而生成的中间电压V2,早期检测出电压降低,使微机先行复位。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中间电压V2未降低而向微机供给的核心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够先行实施复位处理的可能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提出,其目的在于在向微机供给动作电力的车载用电源装置中,从车载电源供给的电压被截断时,使微机能够可靠地转移至待机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源装置,生成向微机以外的控制IC等供给的第二电压和向微机供给的第三电压,在第二电压降低时,发出复位信号并同时使第二电压旁通至第三电压的输入侧。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源装置,在从电池等车载电源供给的电压被截断时,使向微机以外的控制IC等供给的第二电压旁通成为微机的核心电压,因此在从发出复位信号到微机转移至待机状态的期间中,能够可靠地供给微机需要的额定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电路图。
图2是说明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是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电路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装置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电路图。车载用电源装置100是具有作为将电池1输出的电源向微机15和在电容器17上连接的外部装置(控制IC等,未图示)提供的电源电路的功能的装置。
车载用电源装置100的主要结构要素是第一电压生成电路6、第二电压生成电路7、第三电压生成电路10、复位生成电路9。对其它结构构要素适当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5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