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4468.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吉良直树;西垣笃史;池田淳;萨摩林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金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窜漏气体中分离油雾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时导入到燃烧室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的未燃烧混合气体从活塞和汽缸的间隙中泄漏到曲轴箱内。这样泄漏的气体被称为窜漏气体,在法律上禁止将窜漏气体作为废气直接排出到大气中。因此窜漏气体经由PCV(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曲轴箱强制通风)通路再次回流到进气口侧,与新的混合气体一起导入到燃烧室内并在燃烧室内燃烧。
发动机油等的润滑油变成油雾存在于窜漏气体中,如果使包含油雾的窜漏气体回流到进气口,则在PCV通路、进气口周边附着油,故不优选。于是,作为收集窜漏气体中的油雾的机构,在汽缸头盖的内侧、PCV通路的中途设有油分离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了多个旋风分离器的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将从气体导入口流入的窜漏气体经由整流室而导入到排成一列的多个旋风分离器内。通过由在旋风分离器的内部中产生的回旋气流形成的离心力,窜漏气体中的油雾被凝聚,从而进行收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18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窜漏气体中包含各种粒径的油雾。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油分离器中,窜漏气体导入口存在于端部上,从气体导入口到排成一列的各旋风分离器为止的距离不同。另外,在气体导入口附近存在很多粒径大的油雾,随着远离气体导入口,存在的油雾的粒径变小。这是粒径大的油雾其质量较大的原因。因此,在离气体导入口近的旋风分离器中收集很多粒径大的油雾,如果离气体导入口变远,则被旋风分离器收集的油雾的粒径变小。如此,由于被各旋风分离器收集的油雾的粒径不同,因此导致了各旋风分离器的收集效率存在差别,存在不能高效地收集油雾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油分离器中,窜漏气体排出口存在于与气体导入口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因此,导致了从各旋风分离器中吸出并排出分离了油雾之后的窜漏气体时的排出效率产生偏差。这是由于窜漏气体的排出是通过负压来完成的,因此,离气体排出口的距离越远的旋风分离器其排出窜漏气体的力会越下降。因此,存在作为油分离器整体的排出效率变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合理地构成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与粒径的大小无关而高效地回收窜漏气体中的油雾。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被供给内燃机的窜漏气体的供给路径,沿着气体供给方向配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型的油分离单元,所述油分离单元具有被供给窜漏气体的圆筒箱部,并且,与配置在所述供给路径的气体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内径相比,配置在比该油分离单元更靠气体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内径设定为更小。
窜漏气体中包含的雾之中粒径小的与粒径大的相比具有如下特性:容易地在气体中浮游,并与气体一起移动较长的距离。相对于此,粒径大的雾与粒径小的相比,不能移动较长的距离。另外,在供给路径中,气体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气体的流速较快,越靠下游侧气体的流速越下降。
由这样的理由考虑,在供给路径的气体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上配置规定的内径的圆筒箱部的油分离单元,在气体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上配置内径比规定内径更小的圆筒箱部的油分离单元,从而能够向上游侧的圆筒箱部的内部吸引粒径大的雾、向下游侧的圆筒箱部的内部吸引粒径小的雾。由此,能够在上游侧的油分离单元中进行粒径大的雾的分离,能够在下游侧的油分离单元中进行粒径小的雾的分离。
因而,构成了与粒径的大小无关而高效地回收窜漏气体中的油雾的油分离器。
本发明也可以进行如下配置:所述供给路径由能够供窜漏气体流通的供给空间构成,多个所述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轴心以相互平行的姿态而呈各个轴心与所述气体供给方向正交的姿态设定,在所述气体供给方向上配置在下游侧的所述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上形成的吸入口配置在比配置在上游侧的所述油分离单元的圆筒箱部的外壁更向所述供给空间侧延伸的位置上。
由此,将在供给空间流动的窜漏气体直接供给给多个油分离单元的吸入口并实现油的分离。
另外,多个所述油分离单元也可以以越是所述气体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油分离单元而越向与所述气体供给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进行配置。
由此,在多个油分离单元之中,也容易地对下游侧的油分离单元供给在供给空间中流动的窜漏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油分离器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将油分离器的各部分展开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4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