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射加热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6455.4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浩司;前田学;佐合康弘;近藤宏司;增田元太郎;梶野秀忠;白石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B60H1/03;H05B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加热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加热器装置。辐射加热器装置(1)具有多个放热部(3)和多个发热部(4)。在相邻的两个放热部(3)之间设有低导热部(6)。低导热部(6)主要由形成基板部(2)的树脂材料提供。低导热部(6)通过包围放热部(3)的整周而使多个放热部(3)相互热分离。当物体接触装置(1)的表面时,物体的正下方的特定的放热部(3)的热量向物体放热。此外,从特定的放热部(3)的周围向特定的放热部(3)的传热被低导热部(6)抑制。
本申请基于在2012年5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17899号、在2012年10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30103号、以及在2012年10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30105号,参考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而将其援引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辐射而使对象变暖的辐射加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辐射加热器装置。该装置以在车辆的室内与乘客对置的方式设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6531号公报
发明概要
为了辅助车辆用供暖装置,该装置作为给予乘客温热感的装置是有效的。然而,辐射加热器装置谋求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与物体接触的部分的温度的辐射加热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与物体接触的部分的温度在长期间内维持高温的辐射加热器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
所公开的发明之一的特征在于,辐射加热器装置具有:多个放热部,其能够利用通过通电而供给的热量来放射辐射热,且在面上分散配置;以及低导热部,其以包围多个放热部中的各个放热部的方式设置,且具有比包含放热部在内的截面中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
根据该结构,多个放热部分散配置。并且,多个放热部各自由低导热部围起。低导热部具有比包含放热部在内的截面中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因而,从一个或者一组放热部的周围向该一个或者一组放热部的传热得以抑制。当物体与辐射加热器装置的表面接触时,物体所接触的部分的放热部迅速放热,物体接触的部分的温度降低。此外,利用低导热部抑制来自周围的热量的流入。因此,物体所接触的部分的温度得以抑制。
所公开的发明之一的特征在于,辐射加热器装置具有:多个放热部,其能够利用通过通电而供给的热量来放射辐射热,且在面上分散配置;低导热部,其以包围多个放热部中的各个放热部的方式设置,且具有比包含放热部在内的截面中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以及发热部,其与放热部热连接,且通过通电而进行发热,发热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多个放热部的厚度所规定出的薄层之中。
根据该结构,发热部配置在多个放热部的厚度所规定出的薄层之中。因而,即便采用放热部与发热部这两者,也能够提供薄的辐射加热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传热路径的说明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加热器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
- 下一篇:多用户3D‑MIMO系统中三维波束赋形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