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6318.0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崇;笹岛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C19/04 | 分类号: | C08C19/04;B60C1/00;C08C19/25;C08F29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二烯系 橡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可适用于形成低放热性、湿抓地性、以及强度优异的轮胎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出发,对汽车用轮胎强烈要求低燃耗性,进而从安全性的方面出发,要求优异的湿抓地性和强度。与以往所使用的使用配混有炭黑的橡胶组合物而得到的轮胎相比,使用配混有二氧化硅作为填充剂的橡胶组合物而得到的轮胎的低放热性得以提高,因此能够制成燃耗更低的轮胎。
作为为了形成这种低燃耗的轮胎而使用的共轭二烯系橡胶,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共轭二烯系橡胶,其是使特定的卤代锡化合物与链的一端具有异戊二烯嵌段且另一端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发生反应而得到的。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共轭二烯系橡胶,其含有规定量以上的由3个以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键合而成的结构体,所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是使特定的改性剂与链的一端具有异戊二烯嵌段且另一端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进行反应而产生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表2003-531257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0536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鉴于近年来对汽车用轮胎的要求性能的提高,期望今后新开发的轮胎使用能够制造与使用这些专利文献中具体记载的共轭二烯系橡胶得到的轮胎相比进一步兼具低放热性、湿抓地性、以及强度的轮胎的共轭二烯系橡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适用于形成低放热性、湿抓地性、以及强度优异的轮胎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如下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可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为:在非活性溶剂中,使用聚合引发剂来形成包含特定量的异戊二烯单体单元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接着,形成包含特定量的1,3-丁二烯单体单元和根据需要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从而得到具有上述聚合物嵌段(A)和上述聚合物嵌段(B)的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接着,使特定量的规定改性剂与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共轭二烯系橡胶。
即,根据本发明而提供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非活性溶剂中,利用聚合引发剂将包含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包含异戊二烯单体单元80~95重量%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5~20重量%的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的工序;将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与1,3-丁二烯混合或者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的单体混合物混合,并使其继续进行聚合反应,在上述聚合物嵌段(A)之后接着形成包含1,3-丁二烯单体单元50~100重量%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0~50重量%的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从而得到具有上述聚合物嵌段(A)和上述聚合物嵌段(B)的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工序;以及,使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选自环氧基和烷氧基中的至少任一基团的改性剂与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上述活性末端在上述改性剂中的环氧基和烷氧基的总计与聚合所使用的上述聚合引发剂的摩尔比达到0.1~1的范围内进行反应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适合于形成低放热性、湿抓地性、以及强度优异的轮胎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进而,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提供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共轭二烯系橡胶、包含上述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将上述橡胶组合物交联而形成的橡胶交联物、以及使用上述橡胶交联物而形成的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孔两用凹模
- 下一篇:一种下肢功能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