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门锁和用于以电动方式致动锁定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524.4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C·巴尔默沙伊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14 | 分类号: | E05B8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丹,吴鹏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门锁 用于 电动 方式 锁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锁定装置、用于锁定装置的电驱动装置(1、2、3)和至少一个用于加载电驱动装置(1、2、3)的信号发生器(8),
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信号发生器(8)产生的信号(S)的第一边沿(FS)和第二边沿(FE)都被评估以用于操控电驱动装置(1、2、3),
其中,当操纵装置(10)被加载时出现该第一边沿(FS),而当该操纵装置(10)被松开时出现该第二边沿(FE),
其中,电驱动装置被设计成,在该操纵装置被致动时以电动方式使作为锁定装置的组成部分的锁定爪运动到打开位置,
其中,电驱动装置(1、2、3)被设计成,在通过由信号发生器(8)产生的信号(S)的第一边沿(FS)引发的启动阶段(PS)之后转入保持阶段(PH),该保持阶段经边沿变换通过第二边沿(FE)结束,或者反之,
其中,电驱动装置(1、2、3)被设计成,在保持阶段(PH)结束之后转移到基位置(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阶段(PS)对应于一预先规定的启动时间(tS),而跟随在启动阶段之后的保持阶段(PH)对应于由信号发生器(8)的信号的边沿结束的保持时间(t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电驱动装置(1、2、3)包括至少一个电机(1)、被该至少一个电机驱动的蜗轮(2)和与蜗轮(2)啮合的输出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信号发生器(8)与操纵装置(10)和/或连接于操纵装置(10)的杆相互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信号发生器(8)具有用于该信号发生器的致动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为弹性片(13)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由连接于操纵装置(10)的杆加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构造成与电驱动装置(1、2、3)相互作用的锁死杆(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杆(11)在操纵装置(10)未被加载的情况下锁死电驱动装置(1、2、3)。
10.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中以机动方式致动锁定装置,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信号发生器(8)加载电驱动装置(1、2、3),
其特征在于,
对由信号发生器(8)产生的信号(S)的第一边沿(FS)和第二边沿(FE)进行评估以用于操控电驱动装置(1、2、3),
其中,当操纵装置(10)被加载时出现该第一边沿(FS),而当该操纵装置(10)被松开时出现该第二边沿(FE),
其中,电驱动装置在该操纵装置被致动时以电动方式使作为锁定装置的组成部分的锁定爪运动到打开位置,
其中,电驱动装置(1、2、3)在通过由信号发生器(8)产生的信号(S)的第一边沿(FS)引发的启动阶段(PS)之后转入保持阶段(PH),该保持阶段经边沿变换通过第二边沿(FE)结束,或者反之,
其中,电驱动装置(1、2、3)在保持阶段(PH)结束之后转移到基位置(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位置(A)中能够处理新的启动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弹簧(7)的力对电驱动装置(1、2、3)进行加载以使之从终端位置(E)转移到基位置(A)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驱动装置(1、2、3)的保持阶段(PH)对应于对作为电驱动装置(1、2、3)的组成部分的电机(1)进行的短路或脉冲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开特股份公司,未经开开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5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门
- 下一篇:具有优化的截面的PSC I 型梁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