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特别是再生铝的、基于铝‑硅的压铸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231.6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0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扬·豪克;多米尼克·尼古拉斯·伯施;海因茨·维尔纳·豪佩尔;彼得·J·乌格维策;马可·胡梅尔;维尔纳·弗拉格纳;赫尔穆特·祖潘;霍姆·博埃特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阿马格铸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2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楠,安翔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特别是 再生 基于 压铸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特别是再生铝的、基于铝-硅的压铸合金。
背景技术
物美价廉的压铸合金例如可以由铝废料取得,然而通常不利地包含不期望地高的杂质(以铁、铜、锌合金份额的形式)(EP1111077A1)。这不仅会导致延展性潜力降低,而且还会对压铸合金的强度以及淬火敏感性产生负面影响。对合金元素的相互权重的极为不同的措施,以及添加合金的多种建议由现有技术已知,特别是为了由此抵消杂质的负面影响。
因此,由文献JP9-003610已知一种压铸合金,其带有5-13重量%的硅,最大0.5重量%的镁,0.1至1.0重量%锰和0.1至2.0重量%的铁。在此,锰应当抑制Al-Fe-Si针形晶体的形成,以便避免强度降低。此外,为了得到铸造性能,应当将镁维持在尽可能小的、最大0.5重量%的含量。在JP9-003610中,压铸合金没有考虑铜杂质和锌杂质(如其在再生铝中以显著的量存在的那样)。
文献DE102004013777B4建议了一种压铸合金,其带有5至18重量%的硅、0.15至0.45重量%的锰、0.2至0.6重量%的铁、0.3至0.5重量%的镁、可能有0.1至0.5重量%的铜,以及4至5重量%的锌。最大0.5重量%的镁含量应当避免Mg-Fe-“pi”相的生成,以便因而获得延展性。铜应当改善合金的热拉强度,其中,锌的含量应当限制在4至5重量%,以便因此调整合金的强度和淬火敏感性。然而可能不利的是合金元素的这样的、特别是通过相对高的锌含量的组成,具有小的耐腐蚀性,这会导致由此制造的压铸件的安全技术限制。
另外,由文献DE102009012073A1已知了压铸合金,其带有9至11重量%的硅、最大0.6重量%的铁、0.2至0.6重量%的锰、0.05至0.4重量%的铜、0.2至0.35重量%的镁和最高0.35重量%的锌。尽管文献DE102009012073A1涉及再生铝,通过设置得相对低的、允许的铜、锌含量的下限,相对限制了能使用的再生铝的范围。此外,这样的组成不能实现相对高的强度、延展性和可铸性。类似情况由文献DE102005061668A1已知,根据该文献,压铸合金中的锌含量维持在0.05重量%以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开始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基于铝-硅的压铸合金,其尽管使用了再生铝,还是可以实现下述压铸部件:其对强度、延展性和化学反应耐受度、特别是耐腐蚀性有高要求。此外,压铸合金应当在压铸技术上可以确保复杂变形,以及出色的去变形能力,以及在由该合金所制造的构件中提供出色的可加工能力。
由如下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即,一种压铸合金,其具有:
6至12重量%的硅(Si),
至少0.3重量%的铁(Fe),
至少0.25重量%的锰(Mn),
至少0.1重量%的铜(Cu),
0.24至0.8重量%的镁(Mg),
0.40至1.5重量%的锌(Zn),
且,所述压铸合金具有:
50至300ppm锶(Sr),和/或
20至250ppm钠(Na),和/或
20至350ppm锑(Sb),
以及至少一个下述组分
最多0.2重量%的钛(Ti),
最多0.3重量%的锆,
最多0.3重量%的钒(V),
以及作为余量的铝以及制造所决定的、无法避免的杂质,
其中,压铸合金中的Fe和Mn的总份额总计最高为1.5重量%,Fe和Mn的重量百分比的商数为0.35至1.5,Cu和Mg的重量百分比的商数为0.2至0.8。
通过允许有相对多的重量%的杂质(像根据本发明为铁、铜、锌所建议的)可以提供基于铝-硅的、物美价廉的压铸合金,因为实质上降低了,甚至完全取消了原生铝的份额,因而可以增加地采用再生铝,用于生成铸件。然而,通过使压铸合金的合金组分根据本发明强迫进入特定的含量界限内,以便因而接近由原生铝已知的参数(例,强度值、延展性值、化学反应耐受度、可加工性和/或可铸性)。
Fe,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阿马格铸造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阿马格铸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