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装置和二次空气导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9093.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姜信东;中尾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2 | 分类号: | F01N3/22;F01N3/34;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徐川;张颖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二次 空气 导入 | ||
在位于第一封闭位置和所述第二封闭位置的中间的驱动杆(30)的轴向位置,封闭阀主体(40)使联通通道(10)完全打开,使与第二阀座(54)相比位于引导阀部(12)侧的联通通道(10)和第二压力室(14b)联通的贯通孔(50)形成于壳体(4),在驱动杆(30)位于第一封闭位置时,来自出口端口(8)的流体压力作用于第二压力室(14b),构成为能够使驱动杆(30)强制移动至第二封闭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汽油发动机的废气净化对策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和用于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的阀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汽油发动机的废气净化,已知有向废气中供给二次空气,使包含在废气中的未燃烧成分再次燃烧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用于这种二次空气导入装置的阀装置设置为利用排气系统中的废气流的脉动而将引导阀打开,供给二次空气。
在现有技术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中,如高速高负荷运转时的情况等一样,在由于二次空气的供给可能导致排气系统部分发生过热的情况下,不管废气流是否脉动,都不会供给二次空气。然而,这样完全不供给二次空气时,不会通过二次空气的流动进行冷却作用,引导阀等由于废气热的传导或辐射而过热从而缺少耐久性,而且排放也变差。
因此,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为了防止引导阀过热,提议了设置向引导阀方向不断地流入少量空气的小孔。
然而,在这种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即管是少量,但由于空气不断流动,引导阀的冷却状况良好,但在所谓的后燃容易发生的状况下,难以有效防止后燃。
此外,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示,已知具有由压力缸在引导阀的二次空气供给侧进行操作的阀结构的二次空气制御装置。
然而,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停止供给二次空气时,一旦废气逆流,则废气浓缩水会储存在引导阀附近,可能会导致引导阀腐蚀,进一步上推已关闭的阀部而使密封部劣化。一旦密封部劣化,则密封性恶化,可能导致安装在二次空气供给侧的空气净化器腐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7-17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27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8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停止供给二次空气时,即使废气逆流,也可降低因废气逆流引起的不良的阀装置和二次空气导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阀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导入主要流体的入口端口、排出所述主要流体的出口端口以及联通所述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联通通道;
引导阀部,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在所述联通通道的出口端口侧;
封闭阀部,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在所述联通通道的入口端口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阀部包括:
驱动杆,一端连接至隔膜,根据由该隔膜分隔开的第一压力室和第二压力室的压力差在轴向上自由移动;和
封闭阀主体,固定于所述杆并与所述杆一起轴向移动,
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
第一阀座,在所述驱动杆沿着轴向最大限度地移动至所述入口端口侧的第一封闭位置处,与所述封闭阀主体的第一阀部抵接而完全封闭所述联通通道;和
第二阀座,在所述驱动杆沿着轴向最大限度地移动至所述第二压力室侧的第二封闭位置处,与所述封闭阀主体的第二阀部抵接而至少完全封闭所述联通通道的主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9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