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机及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3258.9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9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伸吾;山中章弘;原田侑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32 | 分类号: | B22D17/32;B29C45/5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注射柱塞的前进而将供给到注射套筒内的熔融金属向模具内注射填充的压铸机及压铸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直以来使用的一般的压铸机中,将在熔化炉中熔融的金属材料每1注射以铸桶进行计量而汲取,将汲取的熔融金属向注射套筒的供液口供液,通过能够进退地设置在注射套筒内的注射柱塞的前进动作,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熔融金属,进行铸造成形体的成形。
在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熔融金属的压铸机的注射工序由低速注射工序和接着该低速注射工序的高速注射工序构成,在高速注射工序中,需要以比成形塑料产品的注射成形机的注射速度快1位左右的高速的注射速度向模具内注射填充熔融金属,因此在注射工序中,作为通过注射柱塞的前进动作而用于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熔融金属的驱动源,在低速注射工序中,采用电动伺服马达作为驱动源,而在高速注射工序中,由于需要更大的驱动力,因此利用液压驱动源或将其加上电动伺服马达的驱动力,向模具内进行高速注射填充,作为与这样的技术关联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压铸机的控制方法:在低速注射工序中,以电动伺服马达作为驱动源,在高速注射工序中,通过液压驱动源与电动伺服马达的驱动源的协作,使注射柱塞前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73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技术在以极高速进行动作的高速注射工序中,使通过液压源而动作的液压控制机构与以电动伺服马达为驱动源的进退控制机构协作,由此使柱塞杆前进而进行注射填充,因此,在比电动伺服马达的驱动力更大的液压源作为主要的驱动源而动作的高速注射工序中,存在如下情况:相对于利用液压源动作的液压控制机构的动作,以电动伺服马达为驱动源的进退控制机构的动作无法追随,难以进行协作动作控制,因此该进退控制机构会破损。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机及压铸机的控制方法,在进行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熔融金属的注射工序时,对于在该注射工序中作为驱动源应用的液压动作单元和电动伺服马达的动作控制,不进行协作控制而分别进行控制,能够避免设备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压铸机的发明具备被供给熔融金属的筒状的注射套筒和在该注射套筒内进退的注射柱塞,利用所述注射柱塞的前进而将熔融金属向闭模的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的注射工序的驱动源使用电动伺服马达和液压动作单元,所述压铸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在所述注射工序的低速注射工序中和紧接着该低速注射工序进行的以比该低速注射工序速度高的高速进行的高速注射工序中,在利用所述注射柱塞的前进而向所述闭模的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所述熔融金属时,分别控制所述电动伺服马达和所述液压动作单元的动作。
本压铸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高速注射工序紧前进行的低速注射工序具备:低速恒定速度注射工序,仅以所述液压动作单元为驱动源而使所述注射柱塞以恒定速度动作;及低速加速注射工序,使所述注射柱塞加速直至达到所述恒定速度,在所述低速加速注射工序开始的起点至结束的终点之间,使所述电动伺服马达与所述液压动作单元并行地动作,利用这些电动伺服马达和液压动作单元的合成了的驱动力,进行加速直至所述低速加速注射工序的终点。
本压铸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低速加速注射工序的终点、与该终点一致的所述低速恒定速度注射工序的起点能够预先设定作为设定位置。
本压铸机的控制方法的发明具备注射工序,所述注射工序向筒状的注射套筒内供给熔融金属,通过使注射柱塞在该被供给了熔融金属的筒状的注射套筒内前进,而向闭模的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所述熔融金属,所述压铸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所述注射柱塞前进并向所述闭模的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所述熔融金属的注射工序的驱动源使用电动伺服马达和液压动作单元,在所述注射工序的低速注射工序中和紧接着该低速注射工序进行的以比该低速注射工序速度高的高速进行的高速注射工序中,利用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电动伺服马达和所述液压动作单元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焊丝,焊接方法和焊接系统
- 下一篇:含传感器的连接构件和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