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轴承润滑剂中分离冷却润滑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9426.7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德拉斯;奥利弗·赛费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鲁铝业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69/04;C10N20/00;C10N20/02;C10N20/04;C10N30/00;C10N30/02;C10N40/02;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格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润滑剂 分离 冷却 方法 | ||
1.一种金属变形装置中所使用的轴承润滑剂的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能够用于金属变形装置中的冷却润滑剂从所述轴承润滑剂中分离,其中
(a)所述轴承润滑剂
-具有在1atm下至少150℃的燃点,所述轴承润滑剂的燃点比所使用冷却润滑剂的燃点高出至少50℃,
-并且所述轴承润滑剂含有至少一种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剂具有在1atm下至少150℃的燃点以及0.1至3重量%的浓度,
-含有至少一种合成油,其份额为至少50重量%,其中所述合成油选自聚烷基二醇,具有在40℃时根据标准DIN 51562-1测得的60至220mm2/s的运动粘度、至少1比12的氧和碳的比例、以及具有1200至3500g/mol的平均分子量;
(b)所述冷却润滑剂是根据DIN 51385标准不能够和水混溶的冷却润滑剂并且在40℃时具有根据DIN 51562-T1标准最高10mm2/s的运动粘度;
(c)借助蒸馏方法从轴承润滑剂中分离冷却润滑剂,所述蒸馏分离在最高150℃的温度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在50℃至130℃的温度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在70℃至110℃的温度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在低于5mbar的压力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在0.1mbar至3mbar的压力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在0.5mbar至2mbar的压力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薄膜蒸馏、短程蒸馏和/或借助降膜蒸发器进行冷却润滑剂的蒸馏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燃点高于所使用冷却润滑剂的燃点至少70℃的轴承润滑剂作为轴承润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燃点高于所使用冷却润滑剂的燃点至少90℃的轴承润滑剂作为轴承润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轴承润滑剂中能够溶解至少5%的冷却润滑剂和/或使用在冷却润滑剂中能够溶解至少5%的轴承润滑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流中分离冷却润滑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油选自聚丙二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油选自正丁醇引发的聚丙二醇和羧酸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这样的冷却润滑剂,即,所述冷却润滑剂的至少80%由脂肪烃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润滑剂的至少85%由脂肪烃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润滑剂的至少90%由脂肪烃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润滑剂具有根据DIN 51562-T1标准最高5mm2/s的运动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润滑剂具有根据DIN 51562-T1标准最高3mm2/s的运动粘度。
19.一种用于金属变形装置中的油润滑轴承的轴承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润滑剂具有在1atm下至少150℃的燃点,所述轴承润滑剂包含至少一种具有在1atm下至少150℃燃点的抗氧化剂以及至少一种合成油,其份额为至少50重量%,并且所述合成油选自聚烷基二醇,所述合成油具有在40℃时根据标准DIN 51562-1测得的60至220mm2/s的运动粘度、至少1比12的氧和碳的比例、以及具有1200至3500g/mol的平均分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鲁铝业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德鲁铝业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