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析装置以及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7234.2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丹羽俊之;铃木规之;樋渡俊二;豊川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安香子;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解析装置,进行用于减少因回弹而发生的部件的变形的解析,其特征在于,具有:
冲压成形解析部,取得表示部件的形状的有限要素模型数据、表示上述部件的材料物性的材料物性数据、以及表示上述部件上产生的应力分布的应力分布数据;
回弹解析部,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上述材料物性数据以及上述应力分布数据,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因上述回弹而产生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1位移分布数据;
固有振动解析部,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以及上述材料物性数据,针对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2位移分布数据;
模式分解部,求出上述第1位移分布数据与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各个上述第2位移分布数据之间的一致度;以及
模式选择部,基于上述一致度,选择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压边筋配置部,该压边筋配置部以使上述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有振动数上升的方式,对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配置压边筋;
基于由上述压边筋配置部配置的压边筋,决定上述部件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式选择部按上述一致度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规定数量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式选择部选择上述一致度比规定的阈值大的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5.一种解析方法,利用解析装置进行用于减小因回弹而发生的部件的变形的解析,其特征在于,至少进行以下工序:
冲压成形解析工序,取得表示上述部件的形状的有限要素模型数据、表示上述部件的材料物性的材料物性数据、以及表示上述部件上产生的应力分布的应力分布数据;
回弹解析工序,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上述材料物性数据以及上述应力分布数据,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因上述回弹而产生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1位移分布数据;
固有振动解析工序,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以及上述材料物性数据,针对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2位移分布数据;
模式分解工序,求出上述第1位移分布数据与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各个上述第2位移分布数据之间的一致度;以及
模式选择工序,基于上述一致度,选择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进行压边筋配置工序,该压边筋配置工序中,以使上述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固有振动数上升的方式,对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配置压边筋;
根据由上述压边筋配置工序配置的压边筋,决定上述部件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式选择工序中,按上述一致度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规定数量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8.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式选择工序中选择上述一致度比规定的阈值大的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9.一种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用于减少因回弹而发生的部件的变形的解析,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工序:
冲压成形解析工序,取得表示上述部件的形状的有限要素模型数据、表示上述部件的材料物性的材料物性数据、以及表示上述部件上产生的应力分布的应力分布数据;
回弹解析工序,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上述材料物性数据以及上述应力分布数据,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因上述部件的回弹而产生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1位移分布数据;
固有振动解析工序,基于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以及上述材料物性数据,针对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通过有限要素法求出上述有限要素模型数据的节点的位移,从而生成表示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上述部件的位移分布的第2位移分布数据;
模式分解工序,求出上述第1位移分布数据与上述各固有振动变形模式下的各个上述第2位移分布数据之间的一致度;以及
模式选择工序,基于上述一致度,选择一个或多个固有振动变形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2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