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误踩油门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723.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胜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胜珍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K28/02;B60Q1/00;B60Q5/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踩油门 安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油门和刹车的操作控制装置是汽车零部件中最重要的安全控制装置。对于初学汽车驾驶的新手而言,由于对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配合操作控制极不熟练,初学者最害怕的就是一不小心误将油门当刹车踩踏,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使是老驾驶员,在精神紧张或疲惫以及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等非正常情况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误将油门当刹车踩踏的情况发生。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全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此类事故发生,驾驶员(特别是新手或女性驾驶员)对人多、车多的恶劣驾驶环境有恐惧感,遇到紧急情况容易慌乱、忙中出错,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由于紧张、慌乱就可能导致误将油门当刹车踩踏的情况发生。如在车辆低速(低挡)行驶或倒车时,误踩油门会使汽车猛地窜出很长一段距离,即使司机发现也为时过晚,这是因为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陡然增高,功率变大,进而导致严重的恶性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的车辆损失等。
为此,相关车辆生产厂家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均致力于误踩油门安全保护装置的研发。现有的油门踏板与刹车踏板联动装置以电磁阀控制式和杠杆控制式为主,电磁阀控制式所用的电气元件较多,耗电量大,并且在误踩油门时吸合刹车踏板的力量非常大,刹车联动的动作实现困难,并且可靠性差;杠杆控制式体积较大,在车内布置、安装不方便,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容易与周边件产生干涉,可靠性没有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的汽车误踩油门安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刹车踏板(1)以及位于刹车踏板(1)右侧的油门踏板(2),其关键在于:设置有油门极限预警开关(8)和发动机熄火开关(10),所述油门极限预警开关(8)通过导线与油门极限报警灯或语音提示器(9)连接,所述发动机熄火开关(10)安装在刹车联动板(7)上,发动机熄火开关(10)通过导线与发动机熄火继电器(11)连接,发动机熄火继电器(11)串联在发动机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油门踏板(2)在转动到最大行程的过程中先压迫油门极限预警开关(8),再压迫发动机熄火开关(10)并通过刹车联动板(7)带动刹车踏板(1)。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驾驶员应是轻踩油门踏板,缓慢地进行加速或减速(只有当车辆行驶中遇紧急突发事件或由于疲劳驾车、精神紧张时,驾驶员才会以极快的速度猛地将油门踏板踩死),此时只要不将油门踏板踩踏到油门极限位置,则可以像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一样正常地变换油门踏板进行加速或减速。
当油门踏板踩踏到所设定的油门极限位置时,油门踏板压迫油门极限预警开关的触点,使油门极限预警开关打开,此时配备的报警灯闪烁或进行语音提示(如语音提示:“油门已开启到最大位置,请注意控制车速”等);而由于发动机熄火开关触点的打开位置低于油门极限预警开关触点的打开位置(具体值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优选10mm~15mm),当驾驶员将油门踏板踩到油门极限预警开关触点的打开位置时,通过报警灯闪烁或语音提示,驾驶员此时应会及时松开油门控制车速,使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不会将油门踏板踩踏到最大行程位置造成发动机熄火现象的发生。
当车辆行驶中遇紧急突发事件或由于疲劳驾车、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误将油门踏板当刹车踏板踩踏时,驾驶员应是以极快的速度猛然将油门踏板踩踏到最大行程(即将油门踩死),这时油门踏板迅速下移,并压住油门极限预警开关接通油门极限报警灯或语音提示器(此时报警灯闪烁或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由于误操作时驾驶员踩踏油门踏板的速度极快,瞬间油门踏板即可使发动机熄火开关打开,并接通发动机熄火电继电器的吸合线圈,使发动机熄火电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并切断发动机喷射器的点火线路,控制发动机熄火;与此同时,刹车联动板在油门踏板的压迫下,带动刹车踏板进行紧急制动,使车辆迅速停车,从而避免了车辆失控造成重大交通或人员伤亡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胜珍,未经许胜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