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579.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涛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粱焱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磁外 绕组 节能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电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机大多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种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者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的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开关磁阻电动机通常电动机的做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转子由硅钢片双叠压而成,定子各极上绕有励磁绕组,通过向定子励磁绕组依次通入激励电流,使定子凸极与转子凸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其定子凸极和转子凸极磁极路沿着电动机转动轴的径向布置,工作原理遵循“磁阻最小原理”,通电后,磁路有向磁阻最小路径变化的趋势;当转子凸极与定子错位时,气隙大,磁阻也大,一旦定子中励磁绕组通电,就会形成对转子凸极的磁拉力,使气隙变小,磁路磁阻也变小;而现有技术的直流电动机一般都采用机壳,里面设置定子、转子、机卒、电刷和换向磁极等,可是直流电动机的换向磁极一旦损坏,将会把电动机内部部件拆卸,操作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结合了开关磁组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并结合设计一种方便拆卸的主绕组磁极,使得永磁磁极,主绕组磁极和励磁线圈的助力作用相结合,可代替绕组所产生的磁极可省去一半的电能消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定子和与定子个数相同的转子,所述的定子由主绕组磁极1、外壳2和两对助力励磁绕组构成,所述的定子外壳2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主绕组磁极1设置在定子外壳2的开口处;在定子的中心设置中心转轴5,转子6套接在中心转轴5上,所述套接在中心转轴5上转子与转子排布所形成的角度差为360°/转子的个数;所述的助力励磁绕组包括一对顺时针助力励磁绕组4和一对逆时针助力励磁绕组3,每对助力励磁绕组设置在定子内壁的侧面并沿中心转轴5中心点对称布置;所述定子底部的内壁与永磁磁极7固定连接,在定子与定子之间设置定子连接件10,沿中心转轴的轴向方向的最外层两端的定子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端盖8和后端盖9。
优选,所述的后端盖靠近中心轴位置设置测距模块11。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主绕组磁极1由绕有线圈的硅钢片构成的T型连接件,与定子外壳2的顶部固定相连。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助力励磁绕组由绕有励磁线圈的硅钢片构成,所述的助力励磁绕组硅钢片在靠近转子的凸极形状为与转子转动轨迹的弧度相同的弧形。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转子6形状为工字形转子。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定子外壳2形状为凸字形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跟原有的直流无刷电动机和开关磁组电动机的形状与构造都有所不同,在电动机定子上端开口设置主绕组磁极,与定子外壳部分固定连接,方便拆卸,由于主绕组磁极在定子外面,所以主绕组磁极与定子的间隙增大,散热能力相当好,可以省掉风扇所带来的能量损耗,此结构设计可以达到大幅度节能的目的,由于主绕组磁极设计在定子外端助力励磁绕组工作时只有转子运行产生的热量非常小,由本身定子本体与转子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流动将其热量消耗掉,避免了因为电机长时间工作而使永磁磁极过热而产生退磁现象;而且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维修十分方便,不用拆开电机本体就可以直接维修,主绕组磁极构造设计为随时拆卸和安装,任意一组主绕组损坏直接更换主绕组磁极即可继续工作运行,由于采用半磁式定子结构节能电动机换向时不会产生脉动噪音,电机运行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定子与主绕组磁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转子为9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转子为21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转子为33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中心转轴上套接三个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半磁外绕组节能电动机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涛,未经刘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