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941.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沈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阿庆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收割机。
背景技术
收割机作为常见的农用机械,一直在人类农业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收割机往往包括收割装置、传送装置和脱粒装置,使用者将水稻、麦子等放入收割装置,传送到脱粒装置中,脱粒装置自动进行绞碎、切割等加工过程,输出农作物颗粒,排出碎渣。但是由于现在的脱粒装置往往采用振动脱粒,一旦传送速度过快,设备会脱粒不充分,振动设备会被堵住,影响效率。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410060166.9的实用新型所公布的一种收割机,带有脱粒装置,但是脱粒装置脱粒不充分,速度慢,效率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收割机,从传统的振动脱粒变为滚动脱粒与振动脱粒结合的过程,避免设备堵塞,提升收割与脱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收割机,包括收割装置、脱粒装置和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装置包含滚动脱粒装置和振动脱粒装置,所述滚动脱粒装置位于所述传送装置垂直方向上方,所述振动脱粒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按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滚动脱粒装置的前方,所述滚动脱粒装置包含与所述收割装置相连的滚动脱粒筒,所述滚动脱粒筒包含可旋转的滚筒与可旋转且外表面设有可切碎农作物的齿片的搅动柱,所述滚筒表面上设有多个出粒孔,所述滚动脱粒筒两端分别设有供农作物进来的进口与供加工后的农作物渣体排出的出渣口。
用户将水稻或者麦子之类的农作物放进收割机,经过收割装置传送到脱粒装置,通过进口进入所述滚动脱粒筒,与所述在不断转动的含有齿片的搅动柱接触,农作物被切碎,变成农作物颗粒和植物渣,植物渣体从所述的出渣口排出,农作物颗粒则从所述出粒孔中漏出,掉在下方的所述传送装置上,随后被传送到振动脱粒装置上,进行二次脱粒,滚动脱粒环节由于滚筒不断滚动,植物的位置也随之翻滚,不易堵塞所述出粒孔,在进入振动脱粒环节时,植物已经变成了体积小的农作物颗粒,不易堵塞所述振动脱粒设备,提升脱粒与收割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搅动柱包含分粒部和导渣部,所述导渣部靠近所述出渣口,植物在接触前段分粒部时,体积大的植物被切碎、分粒,分出的颗粒从所述出粒孔中掉出,没被充分分粒的植物继续翻动分粒,同时渐渐靠近后端的所述导渣部,导渣部将无法分粒的植物渣体导向至所述出渣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分粒部表面上设有多个分粒块,所述分粒块交错环绕设置在所述分粒部的表面上,所述分粒块外凸在所述分粒部表面,转动过程不断与植物接触,进行摩擦、切割、碾压等动作,大量的所述分粒块交错环绕在所述分粒部的表面,分粒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导渣部上设有导向片,导向片成螺旋型环绕在所述导渣部外表面,植物渣体在螺旋形导向片的作用下,慢慢自动导入到出渣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导向片与所述分粒块的上端都设有锯齿状的分粒齿,所述分粒齿使得所述导向片和所述分粒块边缘更为锐利,对植物的切割动作更彻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滚动脱粒装置包含滚动脱粒筒与外包与所述滚动脱粒筒且结构相同的二次脱粒筒,所述二次脱粒筒一端设有二次出渣口,所述二次出渣口外包于所述出渣口之上,当植物第一次脱粒后,渣体从所述出渣口排出,农作物颗粒从出渣口掉落在二次脱粒筒中,再次进行上一步的滚动脱粒工序,脱粒更充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二次脱粒筒设有多个二次出粒孔,所述出粒孔的直径在15—20mm之间,所述二次出粒孔的直径在8—10mm之间,第一次滚动脱粒,出来的植物颗粒直径在15—20mm左右,二次滚动脱粒后,出来的植物颗粒更小,直径在8—10mm之间,更加符合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滚动脱粒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二次脱粒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分粒块的示意图;
图中:
1、滚动脱粒装置,2、滚动脱粒筒,21、进口,22、出粒口,23、搅动柱,231、分粒部,232,导渣部,24、分粒块,25、导向片,26、分粒齿,27、滚筒,3、二次脱粒筒,32、二次出粒孔,36,二次出渣口,7、传送装置,8、振动脱粒装置,9、收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阿庆,未经沈阿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局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石墨模具
- 下一篇:一种锻造坯料的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