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534.6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君;蒋应红;黄昊;彭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电车 高架道路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状大城市地区已普遍建成大量的高架快速道路系统,如新建有轨电车,一般如图1所示,设置在高架道路下方,占用地面道路2个车道,减少了高架道路下方辅路的车道规模,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将有轨电车利用高架道路结构设置在空中,减少了占用地面道路车道规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包括有轨电车、高架道路和悬挂连接件,所述悬挂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高架道路的与通行路面相背的背面上,并朝下方延伸,所述悬挂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有轨电车的导轨,将所述导轨悬挂固定在半空中,所述有轨电车行驶在所述导轨上。
较佳的,所述高架道路的背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固桥梁结构的加固件,所述悬挂连接件通过所述加固件固定在所述高架道路上。
较佳的,所述高架道路下方并列设置有两所述有轨电车。
较佳的,所述导轨与地面的距离为3m以上。
较佳的,所述导轨与地面的距离为4.5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有轨电车利用高架道路结构设置在空中,减少了占用地面道路车道规模。
(2)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处可从空中直接过交叉口,增加了有轨电车的通行效率。
(3)在有轨电车下方净空可满足车辆通行。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施例的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有轨电车和高架道路的结合结构,包括有轨电车1、高架道路2和悬挂连接件3,悬挂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在高架道路2的与通行路面相背的背面上,并朝下方延伸,悬挂连接件3的另一端连接有轨电车1的导轨4,将导轨4悬挂固定在半空中,有轨电车1行驶在导轨4上。
具体的,高架道路2的背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加固桥梁结构的加固件5,悬挂连接件3通过加固件5固定在高架道路2上。
示例性的,高架道路2下方并列设置有两有轨电车1,导轨4与地面的距离为3m以上,将有轨电车1设置在高架桥梁2下方,地面道路上方,方便小汽车通行,如有条件,可预留4.5m以上空间,可使所有车辆通行。
在交叉口处,因有轨电车设置在空中,并且在满足净空条件下,可以直接通过交叉口,大大提高了有轨电车运行效率。
同时可以设置高架车站,减少对地面道路的占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