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691.3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录平;刘洋;黄章俊;刘功春;孔华山;邓友成;吴丰玲;雷利斌;吴昊;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管壁 温度 检测 蒸汽 疏水 漏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内漏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供热工程、蒸汽动力发电厂中大量使用的蒸汽疏水阀,由于运行工况条件恶劣,阀门启闭操作日益频繁,导致阀门发生故障的因素多,阀门“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蒸汽疏水阀门一旦泄漏,不仅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造成能量损失和经济损失,而且可在短时间内造成阀门损坏,对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治理阀门泄漏是蒸汽热力工程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阀门的泄漏可分为外漏和内漏。与外漏相比,阀门内漏一般较难发现,易造成突发的恶性事故。目前,常用的阀门内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红外线测温法、超声波检测法、负压波法等,但这些方法均有其使用局限性。目前,工程领域中应用较多的蒸汽疏水阀门内漏诊断方法是温度诊断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阀体及其与阀门连接的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来判断阀门是否出现泄漏。蒸汽疏水阀门泄漏诊断一方面可利用对阀门在线监测所获得的阀门泄漏实时数据,定量诊断泄漏程度,预测发展趋势,并采取有效的维修和控制措施,减少维修费用和能量损失;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阀门泄漏故障引起的后果向相邻设备的扩展,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中国修船》2011年8月公开的文献《某型舰船阀门内漏温差检测法可行性研究》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壁温度检测的温差检测法,该温差检测法利用检测高温介质断流后阀门发生内漏时其前后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管壁温度差异值来确定阀门的内漏情况。但是,该温差检测法在实际应用于蒸汽疏水系统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时,存在下述问题:
1、温度传感器安装、检修麻烦。由于温度传感器为了实现温度检测,必须安装在保温层内部则需要破坏保温层,影响疏水管道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疏水管道温度较高且环境恶劣,温度传感器容易损坏,由于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保温层内部,使得温度传感器一旦损坏,其检修工作会非常麻烦,需要破坏疏水管道的保温层、检修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2、内漏诊断单元在用于实现现场在线检测的时候,由于蒸汽疏水系统的蒸汽疏水阀所处环境非常恶劣,内漏诊断单元受热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方便、检修快捷、检修不需损伤疏水管道保温层、隔热保护效果好、恶劣环境适应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包括内漏诊断单元和度传感器,所述内漏诊断单元包括信号变送器、信号采集卡、微处理器和触摸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依次通过信号变送器、信号采集卡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和触摸显示屏相互连接,所述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箱和铜安装板,所述内漏诊断单元装设于检测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粘结固定于铜安装板上,所述铜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垂直布置且带有弧形面的铜导热板,所述铜导热板的弧形面与待检测蒸汽疏水阀的疏水管道外壁接触。
所述检测箱包括管夹、陶瓷板和箱体,所述管夹套设于待检测蒸汽疏水阀的疏水管道上,所述管夹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陶瓷板相连,所述箱体设于陶瓷板的上侧,且所述箱体与陶瓷板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内漏诊断单元装设于箱体内。
所述管夹与待检测蒸汽疏水阀的疏水管道之间设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上靠疏水管道的一侧设有弧形凹入部。
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斜面,所述触摸显示屏装设于斜面上。
所述铜安装板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套。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缆与信号变送器相连,所述保温套的开口端设有沿着铜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线槽,所述电缆插设于保温套的线槽中。
本实用新型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具有下述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