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0618.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新;赵洁;郝爽;刘东升;张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钮 复合 触点 开关 耐久性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点开关耐久性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试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可对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进行耐久性检验的试验台只能检验单一尺寸的开关,测试效率低,且开关位置不能方便准确调整。另外,因为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在实际工作时使按钮伸缩的方式不止一种,所以试验台最好可以模拟不止一种使开关按钮伸缩的方式,试验时也不能只用一种使开关按钮伸缩的方式来检验所有的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应该贴合实际选择相应的使开关按钮伸缩的方式对开关进行检验,这样测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但目前的试验台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检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开关耐久性能。目前电子电器检测室没有可检测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的试验台,无法对公司配套及委托的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进行耐久性检验,急需设计一种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试验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试验台,检测速度快,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保证生产产品的速度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试验台,包括按钮开关挤压实验平台,碰触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所述实验平台的一端固定设有气缸,气缸的气缸轴连接带动滑轨;所述滑轨上固定有带斜面的滑块;所述滑轨的下方设有滑块支座,滑块支座与实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实验平台上的按压式开关配合连接;所述实验平台上设有挤压式开关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调节挤压式开关位置的螺纹孔。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时间延时继电器和二位五通单控电磁阀。
所述二位五通单控电磁阀与气缸通过气管相连,二位五通单控电磁阀由两个相连的时间延时继电器控制。
所述开关支架上加工有用来调节开关的相对位置的滑道。
所述滑轨一端通过双头螺栓与气缸轴相连。
所述滑块上加工有工作斜面,四周设有集油槽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轴的往复运动带动滑轨及固定其上的带斜面滑块一起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滑轨、带斜面滑块端面按压按压式开关按钮头部和带斜面滑块上的工作斜面挤压挤压式开关按钮头部。此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气缸轴往复运动频率可通过两个时间延时继电器设定的时间控制。滑轨和带斜面滑块往复运动按压或挤压开关按钮头部使开关接通、断开,使得直流程控电子负载上的数字式电流表显示通过开关的电流值。两个时间延时继电器设定的时间之和即为开关按钮伸、缩运动各一次的时间,记录试验时间即可计算出来开关按钮伸、缩运动次数,进而与标准所要求达到的试验次数相比较,由此检验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是否符合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有:
一.同一个试验台,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开关安装支架检验不同尺寸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耐久性,达到了一机多用的设计。
二.该试验台可同时检测多个按钮式复合触点开关,也可按压式开关与挤压式开关在同一个试验台上同时进行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开关支架上加工有滑道和螺纹孔,可方便准确调整开关位置,使开关的受力点及受力相同,从而可准确测试开关的耐久性。
用此试验台也可对按压式开关和挤压式开关同时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避免了试验台的重复开发设计。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系统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带斜面滑块立体图。
图4是开关支架立体组合图。
图中1.直流稳压电源,2.时间延时继电器,3.二位五通单控电磁阀,4.空气压缩机,5.滑轨支座,6.滑轨,7.滑块,71.集油槽,72.工作斜面,8.挤压式开关,9.挤压式开关安装支架,91.滑道,10.按压式开关,11.按压式开关安装支架,12.气缸,13.直流程控电子负载,131.电流表,14.试验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0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