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配气系统用正时皮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628.8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芬;黄新涛;李凤敏;蔚刚;李宁;张璟璐;许春雨;宋康磊;曹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芬;黄新涛;李凤敏 |
主分类号: | F16G5/20 | 分类号: | F16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00 ***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系统 正时 皮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车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系统用正时皮带。
背景技术
正时皮带(Timing belt)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曲轴的连接并配合一定的传动比来保证进、排气时间的准确。使用皮带而不是齿轮来传动是因为皮带噪音小,自身变化量小而且易于补偿。显而易见皮带的寿命肯定要比金属齿轮短,因此要定期更换皮带。正时皮带的作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上部连接是发动机缸盖的正时轮、下部连接是曲轴正时轮;正时轮连接的是凸轮轴,这个凸轮轴上有凸轮,它的接触点是小摇臂,摇臂通过正时皮带带来的动力产生压力,起到顶起的作用;顶起进气门的作用是让雾化的汽油进入缸体,顶起排气门的时候是让废气排出缸体;当凸轮轴凹陷的地方同时接触小摇臂的时候,这时候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压缩比产生、分电器打火,内燃开始并产生动力!正时皮带已在发动机中应用很长时间,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噪音较小,但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一般5~10万公里就需要更换。正时皮带承受的巨大扭矩和扭曲将导致皮带破裂、局部挤压成块、拉伸过度,甚至还会出现裂纹。因此,人们非常关注和重视正时系统的保养。它的任何损伤、缺陷最终将导致发动机产生严重并且更为昂贵的损坏。
正时皮带的损坏和故障取决于许多种因素,或者说是这些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的磨损,一般来说,经过几年的使用,正时皮带发生了上百万次的扭曲和扭转变形,这样的变形很容易使正时皮带发生严重的磨损。然而制造厂商在建议正时皮带的更换周期时,都会考虑到这样的消耗、磨损,因此正常磨损导致的损坏应该不会发生在推荐的更换周期内。如果出现损坏,则说明正时皮带的工作情况不正常,一定存在其它方面的问题,这里需要强调以下几方面: 正时皮带的结构缺陷,正时皮带上的任何瑕疵都会导致皮带使用寿命的提前终结,无论是皮带上细小的裂纹、合成材料不完美、刻痕或切口等等惰轮和导向轮转动不灵活,这些滑轮是用来让正时皮带在张紧状态下保持对正,并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转,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那些引起皮带破损的“飘移”作用。如果由于劣质轴承、破损轴套、弯曲轴杆或是润滑不当等原因导致滑轮不能自由旋转,那么正时皮带将会在这些滑轮表面滑动,从而导致摩擦生热或把皮带表面磨得光滑。摩擦生热会加快皮带的老化,而表面的光滑将减弱皮带的传动进而影响其正时功能;张紧轮运转不正确,不管是光滑的滑轮还是带齿的滑轮,就像惰轮或导向轮一样,张紧轮也需要提供适当的张紧力并自由地旋转,所以当张紧轮不能正确工作时,就像惰轮和导轮一样,将会给正时皮带的工作寿命带来很大影响。
2.对正不准确
在谈论到正时皮带的使用寿命时,我们很少讨论未对正的皮带导轨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是这个因素是很重要的。工作时,每根正时皮带都绕着其轨迹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速度运动着,这种面面接触的开合运动产生的巨大摩擦力将会导致皮带的提前损坏。
3.外部污染或损坏
与正时皮带相接触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损坏正时皮带,这就是正时皮带工作时整个系统被覆盖的原因。然而即使正时皮带的绝大部分都被保护起来,仍会有少量发动机内的油液,例如机油、冷却液等影响到正时皮带,使其打滑或发生化学腐蚀。另外,小石子、小金属屑或其它碎屑也可以通过各自的途径钻到正时皮带区域,这些也都可能损害皮带。
4.安装不正确
这是我们最能成功控制的一个部分,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即可。而说明书就与更换用的正时皮带附在一起。说明书上的内容是实际研究和测试的结果。不要用杠杆或螺丝刀强行撬动正时皮带使其伸长而进入正常轨道,因为正时皮带是按照不能伸长来设计的。安装时应该是释放正时皮带上的张紧力,把正时皮带先搁置到轨道上,然后再恢复张紧力。要用专门的定位和张紧工具来安装,这样就可以保证安装、定位和张紧正时皮带正确,并且可以保证所有部件都能平滑地转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配气系统用正时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芬;黄新涛;李凤敏,未经张秀芬;黄新涛;李凤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减速比双输出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修井机刹车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