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水密连接器插头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6548.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德;任福琳;何立岩;邢家富;孙明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水密 连接器 插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连接器硫化用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制作水密连接器插头用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下机器人(ROV)、水下自航器(AUV)及一些水下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制作水下用连接器可靠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制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在硫化时对插头进行注胶时插孔内部有个别进胶现象,导致插针与插孔接触不好,影响电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制作方式插孔进胶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插头进胶的制作水密连接器插头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顶紧螺杆以及位于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左模芯、定位销、插孔、壳体、右模芯,其中定位销及插孔分别安装在左模芯与右模芯上,且定位销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在右模芯上,另一端与左模芯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与所述上模上开设的注胶口相连通,由所述注胶口注入的橡胶经所述间隙进入到左、右模芯之间,与所述壳体形成工件;所述上、下模靠近右模芯的一端设有顶紧螺杆,该顶紧螺杆与所述右模芯抵接,通过拧紧所述顶紧螺杆使插孔与定位销之间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后靠近右模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顶紧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杆在拧紧的过程中推动所述右模芯带动插孔向左模芯方向移动,使所述插孔在左、右模芯之间无间隙;所述顶紧螺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位于上模与下模合模后的外部,呈便于扳手旋紧的外六方状;所述顶紧螺杆上的外螺纹与另一端之间设有控刀槽;
所述左模芯上沿轴向开有安装定位销的孔,所述右模芯上沿轴向开有与左模芯上所述孔相同位置度的第一盲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插入所述孔中,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一端开设的第二盲孔内,所述插孔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盲孔中;所述左模芯及右模芯的轴向截面均为“T”型,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径与插孔另一端的外径相等,所述定位销的外径与第二盲孔的内径相等;所述左模芯及右模芯分别容置于上、下模形成的型腔中,并与所述型腔为间隙配合;所述壳体的一端内径与右模芯前端的外径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密连接器在硫化后插头中的插孔无进胶,保证了产品质量,且可靠性高。
2.结构工艺性好。本实用新型的顶紧螺杆与插头模芯通过螺纹锁紧(锁紧力≥2Mpa),待插头硫化成型后,发现每个插孔均无进胶现象,达到了设计理念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各种型号插头的制作,生产数量大约在2万~3万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右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1中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顶紧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上模,12为左模芯,13为定位销,14为工件(即插头橡胶体),15为插孔,16为壳体,17为右模芯,18为顶紧螺杆,19为下模,20为注胶口,21为注胶塞,22为加料罐,23为控刀槽,24为第一盲孔,25为第二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11、下模19、左模芯12,右模芯17、壳体16、插孔15、定位销13及顶紧螺杆18,其中左模芯12、定位销13、插孔15、壳体16及右模芯17位于上模11与下模19之间。
左模芯12及右模芯17的轴向截面均为“T”型,左模芯12上沿轴向开有安装定位销13的孔,右模芯17上沿轴向开有与左模芯12上所述孔相同位置度的第一盲孔24,定位销13的一端插入所述孔中,另一端插入插孔15一端开设的第二盲孔25内,插孔15的另一端(焊杯一端)插入第一盲孔24中。第一盲孔24的内径与插孔15另一端的外径相等,定位销13的外径与第二盲孔25的内径相等。壳体16的一端安装在右模芯17上,另一端与模具型腔配合,并与左模芯12之间留有间隙;壳体16的一端内径与右模芯17前端的外径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6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减痛鞋
- 下一篇:按键帽疲劳强度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