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5744.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新型 结构 电动 助力 转向 断路 耐久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对转向器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纯机械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档车尤显如此,取而代之的是电动助力转向器。电动助力转向器(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是一种节能、安全、环保的高科技型汽车转向装置,代表着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EPS已成为全球汽车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EPS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集成性好;EPS对于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而言,是转向系统的最佳选择。对于电动助力转向器,都需要使用到传感器总成。新型结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传感器中,在非接触式电感式传感器中使用到一种断路环,但由于断路环的磨损造成传感器输出电压不稳定,最终导致驾驶员打方向左右力不均匀,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为了保证断路环制造质量,需要有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对断路环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对断路环的磨损进行测试的需要,提供一种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包括电机、底板、齿轮支撑板、压板、圆柱销二、电机固定支架、连接轴滑套、连接轴、偏心轮、连杆一、输入轴支撑板、滚珠轴承、连杆二,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支撑板、电机固定支架和输入轴支撑板,固定在底板上,压板固定在齿轮支撑板上,输入轴支撑板固定镶有滚珠轴承,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支架上,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芯轴上,连接轴一端与偏心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一下端铰接,连接杆一上端与连杆二一端铰接,连杆二另一端弧形槽销孔中安装有圆柱销二。
本实用新型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节约材料,确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的耐久试验有效进行,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体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总成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示意图(装有试验体组件);
以上附图中:1-输出总成;1a-轴台面;2-断路环弹簧;3-圆柱销一;4-断路环;5-圆柱销二;6-输入总成;7-底板;8-内六角螺钉;9-齿轮支撑板;10-压板;11-六角法兰面螺栓;12-圆柱销三;13-电机固定支架;14-连接轴滑套;15-连接轴;16-偏心轮;17-连杆一;18-输入轴支撑板;19-滚珠(动)轴承;20-连接销;21-连杆二;D-电机;S-试验体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断路环耐久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的试验体组件S,装有断路环4,且装配的断路环4符合实车状态下断路环4工作情况。所述试验体组件S上,设有输出总成1、轴台面1a、断路环弹簧2、断路环弹簧2的内径大于轴台面1a的外径,断路环弹簧2 与轴台面1a滑动配合,使断路环弹簧2安装于输出总成1的轴台面1a上。所述试验体组件S上,还设有输入总成6、断路环4、圆柱销一3、圆柱销二5、断路环弹簧2另一端的内径大于断路环4的一端,断路环弹簧2 与断路环4滑动配合,使断路环4安装在断路环弹簧2上面,输入总成6通过滑动配合装配到输出总成1中,输入总成6将断路环4连接在输出总成1与输入总成6之间,完成断路环在试验体组件S总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5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耐压试验台上的车身定位结构
- 下一篇:疲劳试验通用成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