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055.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习鹏;王德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金玉兰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烧结 圆筒 混合 加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烧结过程中,圆筒混合机是对烧结原料进行混匀、加湿、制粒和造球的机械设备。如图1所示,现有的烧结圆筒混合机主要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起固定作用的混合机支撑拖轮5和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而筒体3包括固定的两端和可旋转的主体部分,其中固定的两端分别由混合机支撑拖轮5支撑,而可旋转的主体部分通过驱动安装在主体部分上的环形齿轮而能够旋转或者通过使与之接触的充气轮胎的旋转而能够旋转。在现有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中,在靠近混合机出料口6的一端设置有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带有多个加水喷头10的加水管道4以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作为支撑深入到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的内部。然而,现有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的应力承受能力有限,加水管道4只能深入到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的距混合机出料口6一侧的约1/3处,导致加水过于集中在出料端,不利于均匀地控制混合料的水分。
(2)在圆筒混合机运行的过程中,混合料通过原料进料胶带机1进入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后,以抛物线的运动形式从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的上方落下,由于混合料中含有大量的含铁原料,其硬度较大,会对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产生较为严重的磨损,并且烧结物料中含有的消化石灰加水后会粘在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上,加快了对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的腐蚀,容易导致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发生断裂。
(3)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由笨重的钢材制成,一旦发生断裂,更换难度较大,而且其缺乏弹性,无法缓冲物料的冲击,会使磨损加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性和抗磨损性强、更换方便以及加水均匀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所述烧结圆筒混合机的筒体包括固定的两端和可旋转的主体部分,所述加水装置包括:支撑钢梁,分别设置在圆筒混合机的筒体的两端的外部;支撑钢索,连接于支撑钢梁之间并穿过圆筒混合机的筒体的内部;加水管道,伸入到圆筒混合机的筒体的内部并由支撑钢索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撑钢梁可分别竖直地位于圆筒混合机的筒体的两端的外部,以支撑所述支撑钢索大致水平地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钢制的挂钩可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支撑钢索上,用于悬挂加水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加水管道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加水喷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水管道可以从与原料进料端相反的一端伸入到烧结圆筒混合机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钢索可以是钢丝绳或钢链。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水管道可以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能够对圆筒混合机的筒体内部的整个长度进行加水,增加了加水的均匀性,增强了抗冲击和抗磨损性能,从而增长了使用寿命,安装和更换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现有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与现有的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加水装置不同的是,支撑钢梁7分别位于以混合机支撑拖轮5为支撑的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的两端的外部,在支撑钢梁7之间连接有支撑钢索8,支撑钢索8穿过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的内部。优选地,支撑钢梁7分别竖直地位于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两端的外部,使支撑钢索8大致水平地延伸。因为支撑钢梁7位于圆筒混合机的筒体3的外部,所以不会发生物料对支撑钢梁7的冲刷、磨损和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支撑钢索8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减缓物料的冲击,因此与传统的加水管道支撑钢梁2相比,支撑钢索8的使用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金属防污染化学涂层生产系统
- 下一篇:心血管治疗用配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