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1721.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纯委;杨军祥;孙靖国;杨涛;李成文;王明;刘宇;陈国;湛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1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连即用式 机载 综合 处理 平台 调试 维护 接口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综合化航电系统中计算机产品对外调试信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对可靠性、维护性、保障性及经济性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航电系统开始向综合化模块化发展。目前,在产品的开发和调试阶段,调试接口基本上仍为以太网、RS-232串口和I/O离散量。随着航电和任务处理平台综合化程度的提高,其功能模块集成度越来越高,调试接口也越来越多,部分航电核心处理平台(如F35飞机综合核心处理机)仅以太网信号甚至超过40路,而单路千兆以太网有8个信号,也就是说,仅以太网信号就需要至少320个针脚才能全部引出。
对调试以太网信号的外部接口设计,目前大多采用连接器直接引出,这带来了很多问题及矛盾:1)适用于对外信号互连的高密度连接器,一般不支持高速差分信号,易造成信号不稳定,且针脚排布不利于印制板走线;2)专用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例如提供“四同轴接触件”的连接器,密度一般较低。例如,比较常用的J599圆型连接器,同是25号壳体,对于普通接触件,可容纳128芯,而对于四同轴接触件,仅可容8个,假如用这种连接器引出40路千兆以太网信号,至少需要10个连接器才能完成,这对于机载设备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一方面会造成产品重量的增加,一方面甚至根本没有空间来放置如此多的连接器;3)对外以太网信号过多会导致外部调试设备复杂,影响调试环境的稳定性,且不利于调试环境的快速建立及外场检修、排故等。
另外,目前的机载产品外部接口设计时,由于飞机空间和安装方式的严格限制,很多机载产品的功能接口(供电接口、功能信号接口)位置无法全面考虑产品维护的要求,部分连接器电缆较为难拆卸,甚至有时必须先把产品整个拆卸下来才能完成。在外场维护和排故时,维护信号接口及供电接口的引出成为重大的困难。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即连即用的嵌入式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既可以减少调试及维护接口信号数量,提高产品的可调试性,并利于机载产品的结构设计,又能够解决产品的接口设计影响产品维护及调试排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模块和母板的底板连接器、与底板连接器连接的电源转换控制单元、与底板连接器和电源转换控制单元连接的以太网交换单元以及前面板连接器,前面板连接器与以太网交换单元和底板连接器连接。
上述底板连接器包括供电接口,电源转换控制单元通过供电接口与底板连接器连接。
上述以太网交换单元包括以太网变压器以及与以太网变压器连接的网络交换芯片。
以太网变压器和网络交换芯片是多个,以太网变压器连接底板连接器和前面板连接器。
上述前面板连接器是两个,前面板连接器上的供电接口与底板连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可解决综合化航电系统中计算机产品对外调试信号过多影响设计,且外场维护困难的问题,主要应用于航电综合处理计算机中。对外调试接口数量少、工作稳定,采用嵌入式以太网交换技术,利于有限体积和重量下的机载产品设计,同时简化调试支持设备,便于调试环境的建立及外场检修、排故等;调试接口即连即用,采用自适应式模块供电技术,实现了在地面调试/维护状态(连接)下自供电工作;系统维护简洁方便,可实现外场免拆卸的产品排故及维护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组成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了该模块的综合处理平台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即连即用式机载综合处理平台调试及维护接口模块,包括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模块和母板的底板连接器1、与底板连接器1连接的电源转换控制单元2、与底板连接器1和电源转换控制单元2连接的以太网交换单元3以及前面板连接器4,前面板连接器4与以太网交换单元3和底板连接器1连接。底板连接器1包括供电接口10,电源转换控制单元2通过供电接口10与底板连接器1连接。以太网交换单元3包括以太网变压器30以及与以太网变压器30连接的网络交换芯片31。以太网变压器30和网络交换芯片31是多个,以太网变压器30连接底板连接器1和前面板连接器4。前面板连接器4是两个,前面板连接器4上的供电接口40与底板连接器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1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