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7865.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茆庆文;王华斌;张顺利;苌光;王昆;甄阿强;梅忠;秦涛;齐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氯乙烯 氯化 合成 装置 安全 联锁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氯乙烯的氯化合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三氯乙烯(TCE)是一种重要的耗氯化学品,是溶解能力极强的溶剂,在工业上广泛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彻底)和电子元件的清洗,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目前三氯乙烯采用乙炔氯化—气相催化裂解工艺。氯气和乙炔气按一定的比值分别由底部导入氯化塔后在母液的保护下发生氯化反应在生产的时候,若氯气窜入乙炔支管会生成氯乙炔,而氯乙炔极不稳定,会分解而引起链式反应,引起乙炔总管爆燃,这是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上述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新型的安全联锁系统,通过安全联锁对三氯乙烯的乙炔氯化生产过程加以控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以达到通过安全联锁对三氯乙烯的乙炔氯化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在进乙炔砂封桶乙炔总管处设有切断阀;乙炔砂封桶出口设有乙炔压力测量仪表和温度测量仪表;进氯化塔的乙炔总管设有乙炔压力测量、温度测量仪表。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进各氯化塔乙炔支管中依次安装乙炔支管切断阀、流量计、调节阀、压力变送器及温度变送器。
所述的切断阀连接到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联锁控制系统。
所述的乙炔压力测量仪表和温度测量仪表分别连接到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联锁控制系统。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砂封桶出口乙炔总管压力或温度异常时,联锁控制系统关闭乙炔切断阀、乙炔干燥、液氯汽化工序联锁停车。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砂封桶出口压力≧150KPa时,联锁控制系统关闭乙炔切断阀、乙炔干燥、液氯汽化联锁停车;在砂封桶出口压力≦20KPa时,联锁控制系统关闭乙炔切断阀、乙炔干燥、液氯汽化联锁停车。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砂封桶出口乙炔总管温度上升速率达≧1.5℃/S或温度≧50℃时,联锁控制系统关闭乙炔切断阀、乙炔干燥、液氯汽化联锁停车。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氯化塔真空度低于-45KPa时,联锁控制系统首先关闭氯气切断阀,3秒后关闭乙炔切断阀,同时发出报警。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乙炔气流量的下降速率至联锁设定值时,或氯气流量突然上升,上升速率至联锁设定值时,联锁控制系统关闭乙炔、氯气支管切断阀。
所述的控制系统在分支乙炔气管线温度的上升速率达到联锁设定值时;或温度上升至温度高高联锁值时;或当压力上升速率达到联锁设定值时;或压力上升至压力高高联锁设定值时,联锁控制系统控制单塔联锁停车,乙炔切断阀、氯气切断阀关闭。
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联锁技术对三氯乙烯的乙炔氯化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实现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中乙炔总管的联锁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氯乙烯氯化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中氯化塔的联锁控制原理图;
在图1中,1、砂封桶;2、氯化塔;3、全冷器;4、尾冷器;5、分离器;6、缓冲罐;7、喷射泵;8、四氯乙烷回流罐;9、四氯乙烷液封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干燥的乙炔气体与氯气按一定的比值分别由底部导入氯化塔2,乙炔与氯气在四氯乙烷母液保护下发生氯化反应,反应压力控制真空度在50-70Kpa。氯化塔2汽化的粗四氯乙烷全冷器3及尾凝器4冷却后进入四氯乙烷回流罐8,部分作为氯化塔2回流,部分采出,反应产生的粗四氯乙烷经四氯乙烷液封桶9自流进入粗四氯乙烷罐,然后由泵输送至反应精馏系统进行精馏提纯,得到精制四氯乙烷用于生产三氯乙烯。没有反应完全的尾气经过分离器5和缓冲罐6后进入尾水喷射泵7,由喷射泵7抽走。
反应原理为:C2H2+2Cl2——C2H2Cl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7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