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7807.X | 申请日: | 2013-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鲁献荣;何勇;郭明阳;马晓建;丁伟铭;费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15/4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5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纱线 张力 检测 机构 电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电脑横机技术发展日渐成熟,纱线张力检测成为主要的技术之一。由于断纱对织物的影响很大,故对纱线张力快速准确的检测显得十分关键。目前,市场上横机上多采用储存消极式给纱装置,对纱线的张力检测存在严重漏洞,故本发明提出纱线张力检测的方法,以用于完善电脑横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时快速准确检测纱线张力的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仰角支座、导纱器支架和分纱器,所述仰角支座和导纱器支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分纱器通过分纱器固定磁铁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导纱器支架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簧底座,所述弹簧底座内设有轻质弹簧,所述轻质弹簧外侧设有电容位移传感器走线槽,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走线槽内并位于所述轻质弹簧上方设有电容位移传感器,所述分纱器上设有第一导纱孔,所述导纱支架上设有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一导纱孔和第二导纱孔中间设有第三导纱孔。
所述第三导纱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可移动极板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可移动极板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轻质弹簧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分纱器下部设有分纱器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在结构上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安装等优点;利用电容位移传感器对微位移的灵敏精确测量,并利用机构的几何特性快速得出纱线张力的大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纱线的受力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的纱线张力过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的纱线张力过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剖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导纱器支架;2、仰角支座;3、固定底座;4、分纱器固定磁铁;5、分纱器位置感应器;6、分纱器;7、第一导纱孔;8、第三导纱孔;9、第二导纱孔;10、第一连接件;11、电容位移传感器;12、轻质弹簧;13、电容位移传感器走线槽;14、弹簧底座;15、固定座;16、电容传感器接线端;17、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纱线张力检测机构的电脑横机给纱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固定底座3、仰角支座2、导纱器支架1和分纱器6,所述仰角支座2和导纱器支架1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底座3上,所述分纱器6通过分纱器固定磁铁4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3上,所述导纱器支架1上设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上设有弹簧底座14,所述弹簧底座14内设有轻质弹簧12,所述轻质弹簧12外侧设有电容位移传感器走线槽13,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走线槽13内并位于所述轻质弹簧12上方设有电容位移传感器11,所述分纱器6上设有第一导纱孔7,所述导纱支架上1设有第二导纱孔9,所述第一导纱孔7和第二导纱孔9中间设有第三导纱孔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纱孔8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11的可移动极板的上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位移传感器11的可移动极板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17与所述轻质弹簧12的上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纱器6下部设有分纱器位移传感器5。
所述轻质弹簧12的弹性系数为 ,其中,第三导纱孔8位于第一导纱孔7和第二导纱孔9的垂直中分线上,第一导纱孔7和第三导纱孔8之间夹角为,第一导纱孔7和第二导纱孔9之间距离为,第三导纱孔8到第一导纱孔7和第二导纱孔9的距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飞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7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