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棒脱胶和化胶一体化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730.6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胶 一体化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耗的不断增加,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不断的开发新能源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目标,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一种既清洁又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景无限,硅片是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将能量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硅片是由硅块切割而成的,硅块切割前要先粘接在粘接板上,再通过粘接板与托盘的粘接来实现硅块与托盘的连接和定位,而后进行切割,粘接于粘接板和托盘上的工序产品称为晶棒。硅块在切割完成后将切割好的硅片从粘接板上脱离的过程称为脱胶,将粘接板从托盘上脱离下来的过程称为化胶。目前,在硅块切割后晶棒的脱胶、化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工序,采用预清洗机对硅片与粘接板进行温水脱胶处理,粘接板与托盘则采用水煮化胶机进行分离,其中预清洗工序脱胶与化胶的原理相同,均采用温水软化胶体的方式,整个操作工序需要生产工人手工操作,生产现场温度偏高且化胶时异味较大,造成化胶工序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现需要一种能够集晶棒的脱胶和化胶工序与一体的加工设备,以简化原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占地,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晶棒脱胶和化胶一体化机床,利用该机床能够同时完成晶棒的脱胶和化胶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棒脱胶和化胶一体化机床,其特征是包括带有传送轨道的机床底座,沿着传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喷淋槽和脱胶槽,在喷淋槽和脱胶槽的上方设有可沿传送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喷淋槽和脱胶槽之间还连接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轨道为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驱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胶槽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通过过滤装置和喷淋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械手和可沿传送轨道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机械手位于驱动装置的下部且与驱动装置的内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与传送轨道的方向平行,驱动装置上设置的齿轮与和导轨平行设置的齿条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轨、齿条的两端均与机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机床将晶棒的脱胶和化胶两道工序合二为一,能够同时完成晶棒的脱胶和化胶工序,实现了自动化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工序不需要生产工人手工操作,避免了化胶时较大的异味,有利于车间生产环境的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床底座,2、传送轨道,3、喷淋槽,4、脱胶槽,5、过滤装置,6、水箱,7、机械手,8、驱动装置,9、导轨,10、齿条,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晶棒脱胶和化胶一体化机床,其特征是包括带有传送轨道2的机床底座1,沿着传送轨道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喷淋槽3和脱胶槽4,在喷淋槽3和脱胶槽4的上方设有可沿传送轨道2长度方向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喷淋槽3和脱胶槽4之间还连接有过滤装置5。所述传送轨道2为两条相互平行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脱胶槽4与水箱6连接,所述水箱6通过过滤装置5和喷淋槽3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械手7和可沿传送轨道2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8,所述机械手7位于驱动装置8的下部且与驱动装置8的内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8与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导轨9与传送轨道2的方向平行,驱动装置8上设置的齿轮与和导轨9平行设置的齿条10相互配合。所述导轨9、齿条10的两端均与机架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环链两用专用量规
- 下一篇:发动机曲轴夹具精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