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转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9789.2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转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生产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轮转移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需要由上一工位转移到终检平台处进行检验。通常采用将由生产线辊道运输过来的汽车车轮,通过车轮转移系统转移至终检平台。现有的车轮转移系统无法实现与生产线辊道的有效衔接,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在衔接处进行处理。
因此,如何实现车轮转移系统与生产线辊道的有效衔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转移系统,以实现车轮转移系统与生产线辊道的有效衔接。
为实现上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转移系统,包括:
工件转移辊道,所述工件转移辊道上下倾斜布置,所述工件转移辊道较低的一端起始于生产线辊道,且与所述生产线辊道的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重合;
螺旋辊道,所述螺旋辊道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螺旋辊道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工件转移辊道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辊道位置较低的一端与终检平台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车轮转移系统中,所述工件转移辊道包括具有间隔的两个传送皮带,两个传送皮带之间的间隔大于生产线辊道的车轮传送杆的直径,小于车轮的直径。
优选地,在上述车轮转移系统中,所述螺旋辊道包括:
螺旋部分,所述螺旋部分为弧形结构,且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螺旋部分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工件转移辊道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
平直部分,所述平直部分为水平结构,且一端与所述螺旋辊道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终检平台连接。
从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工件转移辊道起始于生产线辊道上方,倾斜一定角度,与生产线辊道顺接。工件转移辊道可将采集到的生产线辊道的速度信号,输入给伺服电机,使工件转移辊道与生产线辊道同步,实现下线产品向工件转移辊道平稳转移;生产线辊道运输的车轮可依靠下线车轮内轮缘和工件转移辊道的摩擦力,将车轮带入工件转移辊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转入一定高度的螺旋辊道,到达终检平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车轮转移系统与生产线辊道的有效衔接,实现了下线产品向终检平台自动、平稳转移,每班减少了1名下线人员;避免了齿轮带动链条传动辊道存在的不能连续上料、产品之间互相磕碰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所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所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转移系统,以实现车轮转移系统与生产线辊道的有效衔接。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所述,显然,所描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转移系统,包括:
工件转移辊道102,所述工件转移辊道102上下倾斜布置,所述工件转移辊道102较低的一端起始于生产线辊道101,且与所述生产线辊道101的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重合;
螺旋辊道103,所述螺旋辊道103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螺旋辊道103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所述工件转移辊道102位置较高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辊道103位置较低的一端与终检平台10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9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连续微波设备传输带防跑偏装置
- 下一篇:具有低金属含量的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