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线缠绕式燃油滤清器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4152.4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燃油 滤清 器滤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滤芯,尤其是涉及一种胶线缠绕式燃油滤清器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滤清器的运用中,滤芯都是星形折纸形状,然后由上下端盖(金属)用胶水粘结或者用热板焊工艺将上下端盖(塑料件)和滤芯焊接而成。
在有一些大流量的场合,由于滤芯材料的挺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在实际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滤芯在高流量下,会有相邻的滤芯合并在一起的现象(并褶现象)。这个现象会大大降低滤清器本身的性能,比如过滤效率,容灰量(使用寿命),水过滤性能等。
申请号为20122043364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滤清器滤芯,包括上端盖、下端盖、折形滤芯筒,上端盖、下端盖分别胶结在折形滤芯筒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折形滤芯筒的内侧粘结设置有疏水性聚酯纤维,用于实现分层过滤,提升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同时获得更高的水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可靠、适用范围广泛、稳定性好的胶线缠绕式燃油滤清器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胶线缠绕式燃油滤清器滤芯,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滤芯本体,所述的滤芯本体套设在中心管外,所述的上端盖及下端盖连接在滤芯本体的上下端,所述的滤芯本体的外侧缠绕有胶线,该胶线经胶水贴合连接在滤芯本体的外侧。
所述的上端盖及下端盖粘结在滤芯本体上。
所述的上端盖及下端盖焊接连接在滤芯本体上。
所述的胶线固定滤芯本体上褶与褶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胶线平行裹设在滤芯本体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结构可靠:胶线在固定滤芯的同时不对滤芯有破坏作用。
二.使用范围广:该胶线缠绕技术能广泛的应用与各个不同尺寸大小的滤芯上,包括各种不同的滤芯。
三.增加稳定性:该胶线缠绕结构能显著提升滤芯的稳定性,使一些挺度不够但具有高容灰量性能的滤芯也能用在滤芯上。
四.占用空间小:胶线占用滤芯的空间非常小。
五.对产品性能无影响:对于产品的水分离效率,颗粒过滤效率,压差等没有影响。
六.有效延长滤清器的使用寿命:该胶线缠绕技术能有效防止滤芯滤芯的变形,有效延长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端盖;2为滤芯本体;3为中心管;4为下端盖;5为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胶线缠绕式燃油滤清器滤芯,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端盖1、下端盖4、中心管3、滤芯本体2组成。滤芯本体2套设在中心管3外,上端盖1及下端盖4连接在滤芯本体2的上下端,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或者是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滤芯本体2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滤芯本体2的外侧缠绕有胶线5,该胶线5经胶水贴合连接在滤芯本体2的外侧,可以采用平行的结构裹设在滤芯本体2的外侧,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固定滤芯本体2上褶与褶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滤清器滤芯上用胶线缠绕技术,将胶线用胶水缠绕在滤芯上,最大程度上固定滤芯褶与褶之间的间距,保证滤芯在高流量的工况下也能保证稳定性,不会有并褶等现象。减少褶间在高流量下破损的可能性。
加工的具体步骤如下:在滤芯本体1上完成上端盖1及下端盖4的粘结或焊接后,胶线5跟胶水在机器里完全混合后,在一定拉力下,裹设在滤芯本体2上。等胶水干透后,用25N的拉力下检测胶线5与滤芯本体2粘合的牢固性,确保胶线5和滤芯本体2之间能很牢固的粘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前处理的车门定位工装
- 下一篇:涂覆机加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