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喷机螺旋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3940.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冯飞胜;曹光泽;方冬;黄鑫;朱萌萌;孙振平;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喷机 螺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喷机螺旋杆。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湿喷砼机是利用压缩空气,按一定级配合水灰比拌合好的混凝土料,通过输送管经喷射机的喷嘴,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出去,从而在受喷面上形成混凝土支护层,是目前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的主要设备。螺旋杆作为混凝土的中间输送设备,必须具有耐磨光滑,耐高压耐腐蚀强度高的基本特性。而目前市场上的螺旋杆多为实心圆柱,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需要提前搅拌,工序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空的、搅拌效果更好的湿喷机螺旋杆,适用于井下巷道支护、地面边坡护理、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的喷砼支护工作。
一种湿喷机螺旋杆,包括:
杆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形成贯通所述杆体的注水通道;
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杆体外表面,所述螺旋叶片的每相邻螺旋齿之间形成螺旋槽,在所述螺旋槽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将所述注水通道与外界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mm,每两个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螺旋杆的壳体,形成用于混合物料的配水输料室,所述杆体的尾部还与水供应装置相连,使所述注水通道与所述水供应装置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在原有螺旋杆的基础上将其杆件做成中空形状的管状,螺旋杆后部接水供应装置,注水通道与所述杆体的外部相连通;水进入注水通道后从通孔喷出,与干料混合,螺旋杆同时旋转,搅拌水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具有如下优点:
1、水由螺旋杆内部加入,避免上部加水,混凝土从整体搅拌分割成小部分搅拌,因此搅拌的更均匀。
2、大大减少上部拌料斗的体积,使得体积更小,重心降低,结构更加紧凑。
3、适合于矿井巷道等工作面狭小的施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湿喷机螺旋杆,包括:
杆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形成贯通所述杆体1的注水通道2;
螺旋叶片3,设置在所述杆体1外表面,所述螺旋叶片3的每相邻两个螺旋齿(凸起部分,即叶片)之间形成螺旋槽,在所述螺旋槽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4,将所述注水通道2与所述杆体1的外部相连通。
所述通孔4的直径为1mm,每两个相邻所述通孔4之间的距离为10~15mm。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螺旋杆的壳体,形成用于混合物料的配水输料室,所述杆体1的尾部还与水供应装置相连,使所述注水通道2与所述水供应装置相连通,所述杆体1的前端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配水输料室的尾部设置有物料投入口,与搅拌装置相连,所述杆体1的前端与物料输送管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喷机螺旋杆的工作过程为:细沙水泥等物料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后从所述物料投入口释放到配水输料室内,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旋杆转动,水供应装置向所述注水通道2内供应水,水通过所述螺旋槽上的通孔4进入所述物料混合室内,与细沙水泥等物料混合,同时,所述螺旋杆在旋转过程中将所述物料搅拌,使混合更加均,并通过旋转将所述混合后的物料向前推进,运输到所述物料输送管路中。
现有技术是在搅拌机上加水,很难控制水分,混合很不均匀,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杆可以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3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