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611.3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意弛;戴少锋;闫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意弛;戴少锋;闫莹莹 |
主分类号: | B60N2/075 | 分类号: | B60N2/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伸缩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车辆乘客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的可滑动的座椅。
背景技术
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日常生活和出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上下车便是其中一种情况。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汽车,经过仔细观察会注意到,当我们在进出汽车时,汽车内部空间普遍低矮狭小,想坐进汽车内必须先将身体横向移动至车座旁边,然后以大角度弯曲身体,一条腿伸进车厢,以该腿支撑臀部然后坐到座椅上,然后用力抬起另一条腿将整个身体挪进车厢内。这个动作对年轻人来说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身体不便的老人来讲其实是很难完成的。如果老人腿脚不便,那么老人的家人就必须一个人先坐进车厢,另外一个人在车厢外抬起老人身体抬高至座椅高度,让老人身体方向与座椅同向,在车内人的配合下横向将老人抬进车厢座椅一侧,然后再将老人身体一点一点挪到座椅中间。如果下车,因为车厢内空间通常很狭小,外人又往往无法有效使用外力帮助老人,下车会更加困难。往往老人还没抬出车厢,老人及家人早已急得满头大汗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老人上下汽车的障碍、方便老人上下车的汽车伸缩座椅。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包括座椅,其还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相互平行,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上共同固定连接有导轨连接板,所述导轨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平行,所述前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前滑杆,所述后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后滑杆,还包括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所述左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滑杆和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滑杆和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柱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座椅固定在左连接柱和右连接柱上。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其中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前导轨和后导轨均为槽钢,前导轨的槽口朝向后方,后导轨的槽口朝向前方,所述前滑杆滑动连接在前导轨的槽口内,所述后滑杆滑动连接在后导轨的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其中所述导轨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前导轨的左端焊接,所述导轨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导轨的左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其中所述左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滑杆的左端和后滑杆的左端焊接,所述右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滑杆的右端和后滑杆的右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通过丝杠带动左连接柱,进一步通过左连接柱带动前滑杆和后滑杆分别在前导轨和后导轨上滑动,从而带动座椅移动,在安装到车上后,即可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让座椅伸出车外或缩回车内,从而便于老人上下车,起到帮助老人减轻上下车障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中前导轨和后导轨均为槽钢,前滑杆滑动连接在前导轨的槽口内,后滑杆滑动连接在后导轨的槽口内时,槽钢的上侧边可以阻挡滑杆的翘起,当座椅伸出车外而老人坐在座椅上时,这种滑动连接的方式结构强度更高,不会因人的身体重力而发生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汽车伸缩座椅第一个实施例,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前导轨11和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后导轨12,前导轨11和后导轨12均为槽钢,前导轨11的槽口朝向后方,后导轨12的槽口朝向前方,还包括导轨连接板13,导轨连接板13的一端与前导轨11的左端焊接,导轨连接板13的另一端与后导轨12的左端焊接,导轨连接板13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21,丝杠21沿左右方向设置。前导轨11的槽口内滑动连接有前滑杆31,后导轨12的槽口内滑动连接有后滑杆32,左连接柱33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杆31的左端和后滑杆32的左端焊接,右连接柱34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杆31的右端和后滑杆32的右端焊接。左连接柱33螺纹连接在丝杠21上。座椅(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左连接柱33和右连接柱3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意弛;戴少锋;闫莹莹,未经张意弛;戴少锋;闫莹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