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7589.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静 |
主分类号: | F02M35/022 | 分类号: | F02M35/0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汽车空气预滤及除尘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对环境污染意识的增强,内燃机运行中的燃烧涉及空气的净化程度并涉及排放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质量可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同时提高功率,大大减少污染空气的排放,并提高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我国市场汽车用空气预滤器大都采用旋流管式结构,空气内燃机运行时产生的负压吸入,空气分离尘埃的阻力大,效果差,使得内燃机功率下降,能耗增加。尽管达到初级过滤的效果,但仍无法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积尘少,性能好,效率高的汽车空气滤清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筒体、分离器组件;所述外壳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防淋板,外壳内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一个以上与筒体连通的外侧内腔,外侧内腔上均设有一个分离器组件,外侧内腔的壁底设有排尘槽或排尘孔;所述分离器组件包括旋转分离叶片、支架、小轴、导向排尘座;所述分离器组件的支架固定在筒体的外侧内腔壁上,小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小轴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导向排尘座,旋转分离叶片转动套装在小轴上且设置在支架与导向排尘座之间;所述导向排尘座上设有空气吸入口。
上述外壳内部设有两个筒体,两个筒体之间设有可调节两个筒体距离的支座。
上述筒体的外侧设有三个与筒体连通的外侧内腔。
上述旋转分离叶片具有两片以上的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分离尘埃,积尘少,大大减少积尘后的清洗工作量;(3)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分离叶片受内燃机运行产生的负压作用自行旋转,最高转速可达到8000rpm,产生的离心力足可将空气滤清,有效提高了内燃机的燃烧质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2)本实用新型免去了滤网,使用更便捷,有效保证了内燃机对空气净化的长期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器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5、筒体2、分离器组件3;所述外壳5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防淋板4,外壳5内部设有两个筒体2;所述每个筒体2的外侧设有三个与筒体连通的外侧内腔,每个外侧内腔上均设有一个分离器组件3,外侧内腔的壁底设有排尘槽或排尘孔;所述分离器组件3包括旋转分离叶片3-1、支架3-2、小轴3-3、导向排尘座3-4;所述分离器组件3的支架3-2固定在筒体2的外侧内腔壁上,小轴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架3-2上,小轴3-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导向排尘座3-4,旋转分离叶片3-1转动套装在小轴3-3上且设置在支架3-2与导向排尘座3-4之间;所述导向排尘座3-4上设有空气吸入口;所述两个筒体2之间设有可调节两个筒体2距离的支座1。
当内燃机开始工作时,吸气过程产生负压效应,旋转分离叶片3-1自行高速旋转,外部空气经导向排尘座3-4的空气吸入口进入,沿导向排尘座3-4进入旋转分离叶片3-1的空隙中,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空气中的浮粒及尘埃向四周甩出,并经筒体2外侧内腔上的排尘槽或排尘孔溢出,使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内燃机燃烧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静,未经吴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