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17187.5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县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茶籽油 加工 循环 供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尤其是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茶籽油来自是一种油茶树的花果结籽。油茶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品质优良,自然健康,乃油中之珍品。油质色佳味香,营养丰富,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
在茶籽油加工流程中,茶籽的烘炒加工方式及加工温度控制,是影响茶籽出油率及品质的主要指标。而目前的传统加工中,茶籽的烘炒加工采用的是普通电加热炒锅,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加工。这种方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等优势,但却存在人工烘炒温度不容易控制等缺陷,特别是其人工烘炒作业量大、烘炒效率低及烘炒温度控制不稳定,难以适应茶籽油市场的竞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供油装置、冷循环装置;
上述供油装置包括热油桶、油温传感器、加热器、热油泵、热油电磁阀、热油管,上述油温传感器和加热器相连接,并且设置在上述热油桶内,上述热油电磁阀装配在上述热油泵,上述热油泵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热油桶底部,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出油端,上述热油管一端连接至上述热油桶内,另一端连接收油端;
上述冷循环装置包括冷油桶、冷却泵、冷油管、冷却器、冷油电磁阀,上述冷油泵一端连接冷油管,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冷油桶底部,上述冷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上述热油桶内,上述冷油电磁阀装配在上述冷却器上,上述冷却器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热油桶底部,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冷油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供油装置通过本身设置的加热装置将油加热,配合供油、回收油实现循环加热操作,冷循环装置的设置起到帮助控制供油装置的油温度过高的作用,整个装置解决了人工烘炒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陷,提高了烘炒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供油装置、冷循环装置;
上述供油装置包括热油桶8、油温传感器6、加热器7、热油泵10、热油电磁阀9、热油管11。
热油桶8内盛放有热油8-1,上述油温传感器6和加热器7相连接,并且设置在上述热油桶8内,上述热油电磁阀9装配在上述热油泵10,上述热油泵10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热油桶8底部,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出油端(图中未显示),上述热油管11一端连接至上述热油桶8内,另一端连接至收油端(图中未显示)。
通过热油管11,将热油均匀的传送到烘炒区域并可以将热油收回,循环利用,便其热油的能量来加热茶籽料。
在本实施案例中,为防止热油桶内的热油温度过高,影响到茶子料烘炒的温度,设置的上述冷循环装置包括冷油桶3、冷却泵1、冷油管2、冷却器5、冷油电磁阀4,。
冷油桶3内盛放有冷油3-1,上述冷油泵1一端连接冷油管2,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冷油桶3底部,上述冷油管2的另一端连接至上述热油桶8内,上述冷油电磁阀4装配在上述冷却器5上,上述冷却器5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热油桶8底部,另一端设置管道连接至上述冷油桶3底部。
当热油桶内油温低于所归定的温度下限时,加热器就开始加温,当油温传感器显示油温高于所要求的温度上限时,冷油泵就开始从冷油循环中抽取经冷却器降温过的油注入热油桶中,保证茶籽料在恒定温度范围内的烘炒。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籽油加工的循环供油系统,供油装置通过本身设置的加热装置将油加热,配合供油、回收油实现循环加热操作,冷循环装置的设置起到帮助控制供油装置的油温度过高的作用,整个装置解决了人工烘炒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陷,提高了烘炒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县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绩溪县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7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