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6590.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仟国;程立春;龚来广;张兰芳;王志龙;朱葛琴;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B31/08;F23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24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磷矿石 煅烧 余热 锅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系统设备,其应用于重油或者煤焦油等为燃料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回转窑;属于供热系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式(重油或煤焦油为燃料) 磷矿石煅烧回转窑的余热锅炉系统一般由蒸汽过热器及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在实际运用经常存在几方面不足:
1. 蒸汽过热器直接受高温烟气辐射、冲刷,蒸汽过热器易超温而造成换热管烧坏,更换频繁,影响余热锅炉的持续运行;
2. 余热锅炉受热面积灰严重,排灰不及时,致使部分受热面积积灰,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升高,影响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率;
3. 余热锅炉炉墙密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蒸汽过热器安全、排灰及时以及炉墙密封性好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汽包,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设置于余热锅炉一个侧面的上部,而烟气出口设置于余热锅炉的另一个侧面;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所述余热锅炉内部的受热面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同时所述烟气扩散沉降室、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锁气排灰装置,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一个及以上的漏斗形排灰装置,所述漏斗形排灰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漏斗形排灰口,所述漏斗形排灰口上设置有星形排灰阀,所述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有料位信号装置,且所述料位信号装置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mm-51mm的蛇形管;所述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炉墙全密封结构包括蛇形管外侧砌筑有的耐火砖墙,所述耐火砖墙外浇注蛭石混凝土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用外护钢板与槽钢钢架焊接密封。
优选的:所述炉墙上设置有拉砖、耐热拉板及拉钩,所述拉砖的间距在0.4m至1m之间,而所述耐热拉板及拉钩与外侧槽钢钢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砖的间距为0.6m。
优选的:所述蛇形管的管径为38mm。
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蒸汽过热器前设置有水冷段部件,因此能够有效阻隔辐射热,降低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避免高温烟气对过热器管的直接冲刷,保护过热器;
2. 由于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漏斗形排灰装置,该漏斗形排灰装置包括漏斗形排灰口及星形排灰阀,所述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料位信号装置,并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因此能够实现自动排灰,防止受热面积灰而使传热效果降低;
3.由于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外加钢护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因此余热锅炉密封性好,不漏风(烟)。
4.由于余热锅炉的整体布置采用卧式强制循环结构,从左至右依次布置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汽包位置灵活设置不受现有场地限制,因此整体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成本低。
5.由于余热锅炉的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受热面均采用管径较小的管子机械弯制而成,强化传热,以提高热效率;制造厂组装模块化出厂,降低安装工地工作强度。
6. 由于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因此汽包位置灵活设置不受现有场地限制,整体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成本低,即按照厂房布置的需要可以将汽包设置在适当位置, 不受标高和相对位置的限制。
7.由于设置有烟气扩散沉降室,因此余热锅炉烟气进入后, 不直接冲刷水冷段而先进入烟气扩散沉降室,经扩散沉降后烟气流将变的均匀稳定,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水冷段和水冷段受热均匀。
8. 由于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mm-51mm的蛇形管,因此能够有效降低余热锅炉的金属耗量,缩小锅炉体积,工艺流程布置更显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系统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水冷段(蒸发段)的蛇形管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6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钙淬火槽的冷却结构
- 下一篇:固溶时效一体化生产线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