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6048.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芬;傅珺;宁海霞;董志;王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国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矩 电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装配和维修过程中,螺母和螺钉常常会出现锈死和难以拧开的状况;以往常采用加长扳手作用臂的方法进行拆卸,但这种方法存在施力困难,力度不够,危险性高等弊端,而且会导致螺纹损坏,工件破坏,使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不仅延长了工作时间,也增加了工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包含套筒、柔轮、刚轮套、连接杆、电机和手柄;所述套筒的前端设置有螺钉配合孔,套筒的后端设置有波发生部件;所述波发生部件的外圆周的形状为非圆形;所述柔轮设置在波发生部件的外侧,柔轮与波发生部件之间设置有轴承滚珠;所述波发生部件和柔轮均设置在刚轮套中;所述柔轮的外圈和刚轮套的内圈上均设置有轮齿,柔轮与刚轮套部分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刚轮套的后端,另一端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手柄上。
优选的,所述波发生部件的外圆周的形状为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波发生部件为空心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高力矩电动扳手,通过波发生部件、柔轮和刚轮套组成一种谐波齿轮结构,由于谐波齿轮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而且可以同轴线传动的原理,通过电机转速的累加,弥补了力矩上的不足,而谐波齿轮的传动比范围很大,传动比的大小取决于柔轮和刚轮套的齿数的划分,可以实现通过较小的力矩将较紧的螺钉或螺母拧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套筒;2、柔轮;3、刚轮套;4、连接杆;5、电机;6、手柄;7、螺钉配合孔;8、波发生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力矩电动扳手,包含套筒1、柔轮2、刚轮套3、连接杆4、电机5和手柄6;所述套筒1的前端设置有螺钉配合孔7,套筒1的后端设置有波发生部件8;所述波发生部件8为空心结构,波发生部件8的外圆周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柔轮2设置在波发生部件8的外侧,柔轮2与波发生部件8之间设置有轴承滚珠;所述波发生部件8和柔轮2均设置在刚轮套3中;所述柔轮2的外圈和刚轮套3的内圈上均设置有轮齿,柔轮2与刚轮套3部分啮合;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设置在刚轮套3的后端,另一端与电机5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电机5设置在手柄6上;所述手柄6设置成可以由两只手分别握持的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高力矩电动扳手,通过波发生部件、柔轮和刚轮套组成一种谐波齿轮结构,由于谐波齿轮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而且可以同轴线传动的原理,通过电机转速的累加,弥补了力矩上的不足,而谐波齿轮的传动比范围很大,传动比的大小取决于柔轮和刚轮套的齿数的划分,可以实现通过较小的力矩将较紧的螺钉或螺母拧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6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