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除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5934.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惠松;吴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智裕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18 | 分类号: | B03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永磁、电磁除铁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除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永磁和电磁除铁器主要有两大类产品,现在的永磁除铁器,主要是靠人工用手将铁从永磁铁上拉下来,目前还停留在人工卸铁阶段。采用这种方式很难将体积重量较大的铁卸下,同时使用过程中,不能保证人员的使用安全,不适合自动化控制,只适合在小规模的场合使用;还有的是皮带卸铁,主要靠转动的皮带将永磁铁上吸上去的铁块刮掉,依旧存在能吸上去,但因刮铁铝板较窄,易出现吸上去的铁块刮不下来,如果采用大的刮铁铝板,则消耗大量的能量,需提供较大动力。电磁除铁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容易产生热量,而热量会使漆包线绝缘漆散发出异味,因而导致PM2.5的产生并污染空气。如遇电压不稳热量上升还会导致线圈短路烧坏机器,容易产生安全事故隐患,由此增加运营维护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低,避免PM2.5的产生导致的污染,节能环保,使用方便,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适合自动化控制的永磁除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除铁器,包括箱体、转轴、磁钢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箱体内,箱体包括底板,转轴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磁钢与转轴相连接,磁钢与转轴均设于箱体内,磁钢与底板对应设置,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磁钢随着转轴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吸铁过程中,磁钢可以吸铁,铁在磁钢磁力的作用下吸附在于磁钢相对应的底板上,吸铁完成后,将箱体移至卸铁的位置;在除铁过程中,驱动装置带动转轴旋转,与转轴连接的磁钢在转轴的带动下旋转,磁钢的磁力线转移,直至磁钢旋转至相位角时,磁钢作用在底板上的磁力消失,即作用在铁上的磁力消失,铁由底板上脱落,实现了除铁。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永磁除铁器能够将所吸附的铁去除彻底,无需人工去除,适合自动化控制,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同时,只需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实现磁钢的转动,通过磁钢磁力线的转移,实现铁的自动脱离,而无需借助外力将铁从磁钢刮下,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同时避免了PM2.5的产生,实现节能环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磁除铁器还可以包括设于箱体内的支架和链条,磁钢固定在支架的一侧,支架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磁钢通过支架与转轴相连接,链条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架另一侧相连接,链条的两端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支点。设有支架,可以方便磁钢的安装和固定,转轴可以通过带动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磁钢的角度变化,减少了驱动装置的能量损耗;同时,设有链条,方便驱动装置带动支架转动,节省了驱动装置的能量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链条与支架的连接点和转轴可以分别位于支架的两端。由此,便于作用在链条上的力带动支架绕着转轴转动,进一步减少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可以包括输出轴,链条的一端固定在输出轴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由此,方便减速电机转动时,固定在输出轴上链条也随之转动,使得链条的一端随着输出轴的转动,绕在输出轴上,方便链条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点为链轮,链轮与链条相配合,链轮设于箱体上。由此,便于链条的转动,进一步减少减速电机的能量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的两端可以分别套设在箱体上。由此,便于转轴的安装,以及保证对支架和磁钢的支撑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箱体还包括顶板顶板上设有吊环。在顶板上设有吊环,可以方便外界动力在移动箱体时提供作用点,方便箱体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除铁器:根据磁力线相位角的工作原理,即磁力线同向相位角相斥时磁力线周长会变大,吸力增强;而在移动时由于相位角的变化,吸附在磁位体上的铁会自动脱落。因此实现了磁钢的自动吸附、自动除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永磁除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卸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智裕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智裕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5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圆周点胶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