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3799.7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奎;郝一生;李唯雄;刘光宗;左维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兴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30 | 分类号: | E03C1/30;E03C1/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07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便器 下水 管道 微生物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尤其涉及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微生物菌群发展迅速,应用在各个领域。由于微生物菌群可以根据复杂多样的污水性质,随时灵活调配菌群组合进行培训驯化,从而使高效微生物菌群组合剂适应范围广,治理污水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耐受力强、负荷大、稳定性好。在适应范围方面可适应各种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城市垃圾渗透液,河流直接净化,公厕化粪池直接净化等。广泛使用的小便器用水冲洗尿液,为了去掉气味,普遍使用芳香球。尿液产生的尿垢挂在小便器表面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时间久了,冲水小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尿液聚集在管道壁上,从而造成管道堵塞。免冲水小便器以其节省水资源的优势已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小便器。但是仍不可避免尿液聚集在管道壁上,导致管道堵塞。通常是采用管道疏通剂进行疏通,市场上用的管道疏通剂会给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若不能疏通,则要关闭厕所全部拆掉小便器进行管道疏通,工程量很大,影响人们使用。目前有采用微生物菌群块产生酶分解小便器尿垢的装置。该装置是将微生物菌群块如同芳香球一样放在小便器排尿口上,使用时,微生物菌群块被尿液很快冲刷进入下水道,微生物菌群没有继续繁殖的机会,就被冲走。故,清洁和除垢效果不佳,管道仍然要定期疏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尿液经接水盘流入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而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的有益菌群将大量繁殖,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水盘、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和内筒,所述外筒体顶部连接有接水盘,所述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所述接水盘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所述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
所述内筒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布若干过尿小孔。
所述隔板与内筒腔内的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所述隔板下方置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所述隔板上方置有微生物菌群块。
所述隔板下方的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中置有微生物菌群块,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尿液排放口和菌液释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置于隔板上方位置,所述菌液释放口置于隔板下方位置并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连通。
所述外筒体上部设有与小便器连接的螺纹口。
有益效果:根据微生物菌群的增长及繁殖周期而设置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的大小,当尿液经过菌群块,会带走一定量的有益菌,含有有益菌的尿液在培养室中继续生长繁殖。每次使用小便器均不会将培养室内液体完全置换,为菌群的生成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的有益菌群将大量繁殖,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小便器以及下水道中不结尿垢,减少管道疏通环节,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本装置还可以安装在洗菜池的下水道入口,如香港的下水管道为了解决堵塞问题,可将该培养菌室置于下水封堵装置上,来培养有益菌群,消除地沟的发出的臭气,使其变成名副其实的“香”港。
附图说明
图1是微生物菌群块置于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内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微生物菌群块置于隔板上方位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水盘,2、外筒体,3、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4、内筒,5、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6、隔板,7、过尿小孔,8、微生物菌群块,9、螺纹口,10、尿液排放口,11、菌液释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兴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兴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3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