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2873.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匡春发;孙妮娜;王维坤;张继忠;朱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尖端放电 烧坏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防护技术,适用于空间有限的整流桥和逆变桥电路设计,涉及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军工产品的无刷直流发电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于空间位置和重量的限制,往往会将直流电正、负极叠加并同时固定。正、负极间的距离很小,容易发生因电荷积累形成尖端放电的情况。在最初的无刷直流发电机的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烧坏电极而不明原因,后经仔细分析,是尖端放电引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易实现的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装置,包括负导电条(1)、正导电条(2)、绝缘子(3)和产品壳体(5);正、负导电条(1、2)通过螺栓(4)固定在产品壳体(5)上;正、负导电条(1、2)通过绝缘子(3)绝缘,正导电条(2)通过绝缘子(3)与壳体(5)、螺栓(4)绝缘,正导电条(2)接直流电源正极,负导电条(1)接直流电源负极,在正导电条上靠近负导电条的一边周围倒一个角。
在正导电条上,为紧固负导电条的螺栓所留的圆孔周围尖端易形成电荷积累,局部产生很高的电势,空气潮湿时易击穿空气形成尖端放电,造成正、负导电条短路而烧坏正、负导电条。解决方法是:在正导电条上靠近负导电条的一边周围倒一个角,消除电荷积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方法。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无刷直流发电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中,开发周期短、成本低、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螺栓处放大示意图,图1-c为图1-a中正、负导电条放大示意图;
图2为无刷直流发电机整流桥原理图;
图3为无刷直流电动机逆变桥原理图;
图4为无刷直流发电机整流桥结构图,其中图4-a为正视图,图4-b为图4-a中A-A向视图;
图5-a为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源正、负线叠放图,图5-b为图5-a中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防止尖端放电烧坏电极的装置,如图1-a所示,包括负导电条1、正导电条2、绝缘子3和产品壳体5;正、负导电条1、2通过螺栓4固定在产品壳体5上;正、负导电条1、2通过绝缘子3绝缘,正导电条2通过绝缘子3与壳体5、螺栓4绝缘,正导电条2接直流电源正极,负导电条1接直流电源负极,在正导电条上靠近负导电条的一边周围倒一个角,如图1-b、图1-c所示。
示例1,无刷直流发电机整流桥,原理图见附图2,结构图见附图4-a、图4-b。附图4中V1和V2为大功率整流二极管,大功率整流二极管V1和V2 的封装形式相同,但正、负极刚好相反。其中,V1的一端与负电源板相连,V2的一端与正电源板相连,V1和V2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的三相绕组相连。正、负电源板叠放在一起,固定在发电机的壳体上,正、负电源板间的气隙为1.5mm左右,在正电源板圆孔周围倒角,防止电荷积累。
示例2,无刷直流电动机逆变桥,原理图见附图3,中正、负电源线结构见附图5-a、图5-b。附图5中正、负电源线分别接逆变桥中的上、下桥。正、负电源线叠放在一起,固定在电动机的支架上,正、负电源板间的气隙为1mm左右,在正电源线圆孔周围倒角,防止电荷积累。
倒角后的产品经多次反复试验,均未出现烧坏电极的情况。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2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