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温度的碳膜电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4296.3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陶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为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H05B3/18;G05D2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远程 控制 温度 碳膜电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温度的碳膜电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热制品是以金属丝通电后产生高温放热,热量以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形式向外扩散。这样会带来问题,一是耗能比较高,二是热损失比较大,对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目前以碳膜为电热材料的研发已经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电暖系统都尝试采用了这种技术。与金属丝相比,碳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碳的晶体结构特殊性——石墨晶体的混合结构形式,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离域,同时出现晶体空穴,造成原子实碰撞离域电子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之间不断重复跃迁的过程,这些过程都会产生能量释放,而释放的形式是远红外线辐射。使得碳膜电热材料一方面能耗更低、电能利用率更好,另一方面是产生的远红外线辐射对人体的优点更多,更健康。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94472.X,公开了一种薄膜电热装置,也采用了碳膜作为电热膜,但是该实用新型并没有对碳膜的配方进行改进,同时也没有对整个电热装置的温控进行设计。碳丝可以通电发热这个现象是由爱迪生发现的,而在灯泡发明时,爱迪生并没有使用碳丝来制造长寿命的商品灯泡,而最终改用金属合金材料,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碳膜发热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过程,其对温度的控制需要时刻进行监控,因此使用碳膜发热却不设计温控装置是非常不合理和危险的,同时即使设计了温控装置,如果没办法对碳膜发热过程的稳定性进行改良,也不过是饮鸩止渴,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产品安全。
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碳膜的配方进行调整,同时添加新的元素,使碳混合物发热体更加稳定;同时设计多种控制形式,保证电暖系统的安全和节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温度的碳膜电暖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温度的碳膜电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发热体、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金属膜电极、第二高分子绝缘薄膜、热传感器探头、信号控制器、电源部和热敏继电器,所述薄膜发热体设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的内表面,所述金属膜电极固定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上,所述金属膜电极与电源部连接,所述第二高分子绝缘薄膜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热压合连接,所述热传感器探头溶于第二高分子绝缘薄膜内,所述热传感器探头与信号控制器和电源部连接,所述信号控制器与电源部连接,所述热敏继电器设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外表面。
所述薄膜发热体采用石墨、锆制成片状结构,所述薄膜发热体印刷或涂抹或喷涂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与第二高分子绝缘薄膜热压合连接,所述薄膜发热体和金属膜电极密封于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与第二高分子绝缘薄膜之间,所述薄膜发热体和金属膜电极与热传感器探头电绝缘。
进一步,所述信号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热传感器探头的输出端连接,热传感器探头将温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信号控制器,所述信号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向信号控制器传输信号指令。
进一步,所述电源部包括:数据处理芯片、调节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热传感器探头和信号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调节器和电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金属膜电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热敏继电器与电源开关连接,热敏继电器对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表面温度进行限制,第一高分子绝缘薄膜表面温度过高后热敏继电器通过电源开关切断供电。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DA或平板电脑设备,通过以上终端向信号控制器发送信号指令,远程对电暖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和开关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对薄膜发热体的配方结构进行改良,同时添加稀土元素锆,使碳混合物发热体更加稳定,能量释放也有所增加。
2、增设热传感器探头在绝缘保护层中,通过热传感器探头采集温度信息,通过控制器在数据处理芯片中预设温度调节数据,根据热传感器探头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智能调节;增设信号控制器,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命令至信号控制器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增设热敏继电器,保证温度过高后会自动断电。通过三重控制模式,保证了发热与节能的最完美的平衡状态,同时保证了电暖系统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流程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为,未经陶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4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接收控制信号的灯具
- 下一篇:应用于移动通信的网络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