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唇侧正畸临床操作的咬合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372.9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葛成;于开涛;李齐宏;龙国平;裴玉岩;张永宽;杨晓强;邹璇;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唇侧正畸 临床 操作 咬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唇侧正畸临床操作的咬合垫,配合唇侧正畸的临床操作使用。
二、技术背景
口腔正畸临床操作尤其是唇侧托槽的粘接通常需要0.5小时-1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内,患者需要维持一定的开口度及保持静止的咬合状态。而在此期间,很多患者会不自主地进行吞咽动作,干扰医生操作,使医生无法将托槽等矫治装置准确地粘接在需要的位置。除此以外,在下颌唇侧矫治器粘接的时候,保持一定的开口度可以充分暴露下颌牙的全部,更有利于托槽的准确粘接。
当矫治结束后,需要拆除托槽时,拆除托槽器械的力量会造成患者的疼痛或不适的感觉,因为开口状态时牙周膜处于放松状态,拆托槽的力量会通过牙齿传导到牙周膜,使牙周膜受压,激活牙周膜内的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临床发现如果牙齿紧咬,牙周膜处于紧张状态,拆除托槽时同样大小的外力导致牙周膜压缩形变就会小很多,患者的疼痛感觉会明显减弱。
三、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唇侧正畸临床操作的咬合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咬合垫与标准的牙弓形态一致,根据牙弓的大小分为三种型号大、中、小号,分别与托盘的型号相一致;咬合垫的厚度为第二磨牙3mm,逐渐增加厚度致切牙则为4mm,咬合垫的宽度为10m,保证上下颌牙都能在咬合垫上有咬合接触。为了方便临床各种情况的处理,方便隔湿等需要,还可根据不同需要提供范围包括左右侧尖牙区的咬合垫或范围仅限于单侧的咬合垫。
本实用新型为由乳胶材料灌注成型,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可以被压缩变形。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咬合垫的后部,2.咬合垫的前部,3.显示咬合垫为牙弓形态,4.显示咬合垫前部厚,后部薄的形态。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唇侧正畸临床操作的咬合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咬合垫与牙弓形态一致,根据牙弓的大小分为三种型号:大、中、小号。分别与托盘的型号相一致;咬合垫的厚度为第二磨牙3mm,逐渐增加厚度至切牙则为4mm,咬合垫的宽度为10mm,保证上下颌牙都能在咬合垫上有咬合接触。根据临床操作需要,便于隔湿等处理,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不同需要提供范围包括左右侧尖牙区的咬合垫或范围仅限于单侧的咬合垫。加工工艺为由乳胶材料灌注成型,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可以被压缩变形。
临床配合粘接托槽使用时,只需选择合适大小的咬合垫,在牙面酸蚀,吹干隔湿之后,戴入咬合垫即可进行托槽粘接;配合拆除托槽使用时,只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咬合垫,让患者紧咬住咬合垫,即可进行拆除托槽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孙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查询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历史记录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