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频率可调悬臂梁式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7303.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玩幽;刘子豪;王舒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可调 悬臂梁 式吸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吸振器,具体地说是悬臂梁式吸振器。
背景技术
工程实际中,船用动力设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振动问题,对设备效率,寿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与目标振动某频率一致时,起到吸振作用,降低目标此频率的振动幅值。
动力吸振器由质量单元、弹性单元组成,质量单元一般为带有一定重量的结构,弹性单元种类较多,有弹簧式、梁结构式、电磁式、电液式等等。
海军工程大学的李海峰使用ADAMS对悬臂梁式吸振器进行动力学仿真,(李海峰楼京俊朱石坚陈锋悬臂梁吸振器建模及吸振性能分析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37(1),2013.2)结果表明悬臂梁式吸振器吸振可行,其参数连续可调。但在工程实际中,需要携带测试设备,并现场调节吸振器的固有频率,非常不便,并且长时间工作后,如果吸振器频率发生偏移,则需专业人员携带测试设备重新进行调节,过程十分繁琐。申请号为CN201120061640.5的专利,设计了一种电磁式悬臂结构的半主动吸振器。此种半主动吸振器可在线实时调节吸振器固有频率,但需要外接电源、控制器、传感器等配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易于调节固有频率、无电磁泄漏现象的一种频率可调悬臂梁式吸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频率可调悬臂梁式吸振器,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悬臂梁、质量圆盘,底座的下端固定在振动设备上,底座的上端以及质量圆盘上均设置通孔,通孔里均设置内螺纹,悬臂梁上设置与通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悬臂梁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底座和质量圆盘的通孔里,底座的通孔两端安装固定螺母将底座与悬臂梁的位置固定,质量圆盘的通孔两端安装调整螺母将质量圆盘与悬臂梁的相对位置限定,且调整螺母可调,即质量圆盘与悬臂梁的相对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悬臂梁的外螺纹为不完全螺纹,即悬臂梁的一侧为平面,平面上刻有由底座、悬臂梁、质量圆盘组成结构的固有频率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吸振频率可灵活调节,且可调节余地较大。
2.零件易于加工和替换。
3.与电磁式和电动式可调谐吸振器相比,无电磁泄漏现象。
4.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易于安装。固有频率标尺标定后,在工程实际环境中,易于调节固有频率,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悬臂梁2、质量圆盘3、固定螺母4组成。悬臂梁2上加工有螺纹,且一侧磨平制作为标有吸振器固有频率的刻度尺,刻度值均为实测获得。刻度零起点处固死一螺母4,底座1上部穿过悬臂梁2,另一侧用螺母固定。质量圆盘3由两侧各一个螺母4固定,以外侧固定螺母的外侧面为基准读数,显示值为吸振器当前固有频率。悬臂梁2工作长度可自由调节,操作简单。吸振主体为悬臂梁结构。悬臂梁2上加工有螺纹,且一侧磨平面上制作为标有吸振器固有频率的刻度尺,刻度值均为实测获得。
安装底座1是连接吸振器与被控设备的重要部件,底部加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便于吸振器固定。底座1上部开有与悬臂梁2截面形状相同的通孔,悬臂梁2穿过通孔,两侧各由一个螺母4固定,靠近安装质量圆盘3端的螺母4固死与悬臂梁2上,作为悬臂梁2与底座1安装的标准位置。
悬臂梁2为一根带有螺纹的金属杆。其上带有固有频率标尺,刻度的标定方法为:当确定底座与悬臂梁的安装位置后,移动质量圆盘在悬臂梁上位置,通过传感器实测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以固定质量圆盘的外侧螺母外侧面为基准,在悬臂梁上标记位置,作为刻度尺。
质量圆盘3中心处开有与悬臂梁相同截面形状的通孔,悬臂梁2穿过通孔,圆质量盘3的两端用螺母4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7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