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754.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杰;吕伟清;张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培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鳅培育池,特别是一种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它属于养殖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泥鳅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浙江一带。江苏连云港地区有较久的泥鳅养殖历史,但大部分为囤养,收购小规格泥鳅暂养在池塘网箱中,等价格高时出售。网上可见大量泥鳅育苗的信息,但是多为水花苗或者野生苗,水花苗容易繁殖但是成活率极低,野生苗在摄食和生长习性方面不及人工苗,不能形成规模化、可控性培育。
泥鳅苗在培育的过程中,由于泥鳅苗的适应能力较弱,成活率受到环境影响,特别临近冬天气温较低,培育池内的温度较低,会导致整个泥鳅苗成活率下降,因此需要对整个培育池进行保暖加温,保证水温适中,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培育池加温的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包括池体和多个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太阳能热水器依次设置在池体的一侧,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多个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在池体内;
所述多个太阳能热水器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另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竖直的溢流管,溢流管插接在排水口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池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氧气分布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通过简单的结构,在培育池的侧面设置多个串联的太阳能热水器,并通过水泵进行抽水循环,这样当冬天培育池内的水温较低的时候,通过水泵将培育池内的水抽进太阳能热水器中,进行加热,然后再回流至培育池中,这样提高培育池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合适的数值,这样改善了培育池的环境,提高了泥鳅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池体1和多个太阳能热水器2,多个太阳能热水器2依次设置在池体1的一侧,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多个太阳能热水器2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在池体1内,多个太阳能热水器2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3。
池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4,另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口5,排水口5上设置有竖直的溢流管6,溢流管6插接在排水口5内,池体1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氧气分布器7。
带自暖的泥鳅培育池在使用的时候,先将培育池内注满清水,然后将多个氧气分布器7均匀分布在池体1内对培育池内的水进行注氧,再将泥鳅苗放入培育池内进行养殖培育,当水温较低的时候,开启水泵3,将培育池内的水抽出进入太阳能热水器2中通过太阳能进行加热,再从另一侧回到培育池中,这样提高了培育池内的温度,从而改善了泥鳅苗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泥鳅苗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在培育池的侧面设置多个串联的太阳能热水器,并通过水泵进行抽水循环,这样当冬天培育池内的水温较低的时候,通过水泵将培育池内的水抽进太阳能热水器中,进行加热,然后再回流至培育池中,这样提高培育池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合适的数值,这样改善了培育池的环境,提高了泥鳅苗的成活率。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加湿器的风淋除尘室
- 下一篇:一种带相框照明的电脑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