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线芯的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4712.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麦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线芯的过油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导线是由导电效果良好的铜或铝线作为线芯,并在线芯上套装橡胶层,使线芯绝缘,然而,橡胶属于高分子弹性体,一旦接触线芯外表时,即会紧密粘贴在其表面上,很难清除,尤其对于导线的接线安装方面,往往需要用小刀把线芯上的橡胶刮除,才能把线芯连接其他线,而这种刮线的过程又会大大伤害线芯,出现易折断和导线发热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已有厂家在线芯上涂覆具有高分子特性的离型剂,避免橡胶层与线芯的直接接触,行业称之为“过油”工序。
目前,多数制线厂家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浸满离型剂的布料,由线芯穿过该布料而使线芯表面粘有该离型剂,但,根据线长以及离型剂往下滴落的原因,布料上的离型剂容易干涸,导致线芯粘贴不到离型剂,此时,只能需要人手对该布料重新浸泡,再对线芯进行过油,这步骤不断的重复着,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线芯的过油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稳定耐用且过油均匀的过油装置,免除人手触碰离型剂的麻烦。
对此,本实用新型包括盛载离型剂的容器,该容器内设有供导线穿过的 进线口、前隔板、后隔板和出线口,其中,进线口与前隔板为拉线格,前隔板与后隔板为浸泡格,后隔板与出线口为抹线格,所述拉线格设有导线滚轮,所述浸泡格内设有高低交错的且浸泡有离型剂的导轮组,所述抹线格内设有抹线器,所述拉线格、浸泡格和抹线格的下端设有用于收集多余离型剂的集油格。
所述浸泡格内的导轮组包括前导轮、中导轮和后导轮,其中,前导轮、后导轮与导线滚轮等高,所述中导轮的高度比前导轮、后导轮的高度低。
所述集油格的下端通过管道汇流至一储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前导轮、中导轮和后导轮的高低交错,且该三个导轮分别浸泡离型剂,实现线芯在输送到抹油器前都能稳定、均匀的涂覆有离型剂,避免人手接触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盛载离型剂的容器1,该容器1内设有供导线穿过的进线口2、前隔板3、后隔板4和出线口5,其中,进线口2与前隔板3为拉线格6,前隔板3与后隔板4为浸泡格7,后隔板4与出线口5为抹线格8,所述拉线格6设有导线滚轮61,所述浸泡格7内设有高低交错的且浸泡有离型剂的导轮组,所述抹线格8内设有抹线器81,所述拉线格6、浸泡格7和抹线格8的下端连接用于收集多余离型剂的集油格9,该集油格9的下端通过管道91汇流至一储油器10。
详细地,所述浸泡格7内的导轮组包括前导轮71、中导轮72和后导轮73,其中,前导轮71、后导轮73与导线滚轮61等高,所述中导轮72的高度比前导轮71、后导轮73的高度低,由于浸泡格7内载有浸没中导轮72的离型剂,因此,线芯经过中导轮72时已经粘有丰富的离型剂,再由后导轮73通过后隔板4而输送到抹线器81前,通过抹线器81对多余的离型剂进行抹拭,即完成涂抹工序,简单方便,人们只需监控浸泡格7内的离型剂量,即可,当然地,集油格9具有收集拉线格6、浸泡格7和抹线格8的多余的、外溢出的离型剂,通过管道91汇流到储油器10内,此时则可以把储油器内的离型剂倒入到浸泡格7内,此方法无需专人监管,简单实用。
因此,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导线线芯的过油装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4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清洗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