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152.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春;叶兴江;樊渝江;肖占文;肖玉梅;谭言飞;张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2 | 分类号: | A61L27/32;A61L27/54;A61L27/56;C04B35/44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磷酸钙 生物 活性 陶瓷 | ||
1.一种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其特征在于,由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和纳米改性层构成,所述纳米改性层为纳米晶磷酸钙,所述纳米改性层均匀地覆盖在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的内、外表面,包括基体外表面及其内部孔结构的表面,基体层与纳米改性层结合牢固,所述纳米改性层中的磷酸钙纳米晶粒或晶须夯填、桥接到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内部孔隙之中的结构缺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改性层的厚度占材料整体厚度的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具有多级连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的孔隙率为60%~95%、大孔孔径为200~500 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磷酸钙为:β相磷酸三钙(β-TCP)或双相磷酸钙陶瓷(BC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1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