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574.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淼荣;陈世明;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0 | 分类号: | E02F3/9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7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泥船 旋转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
背景技术
绞吸挖泥船本身不设泥舱,排出的淤泥只有通过驳船转运或通过水上排泥管直接排到岸上。绞吸挖泥船工作时,是通过绕船艉的固定钢桩转动来挖泥的,水上排泥管与设在船艉的排出弯管连接,为减少排泥管与船体之间的作用力,需在船体排出弯管前端设置一个旋转管,保证排出弯管可随浮管自由旋转。
现有技术的绞吸挖泥船所用的旋转管因旋转过程中与连接管产生摩擦,造成磨损严重。并且旋转管拆卸较为困难复杂,难以修复,因此不仅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也存在维护上的困难。此外,旋转管拆出维修后,重新装设很难对准原来的轴线,造成偏离原来轴线,导致修复后可能存在更易磨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可解决挖泥工作时造成旋转管易磨损和难修复的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包括:转动管、弯管、底座、滚轮支架及支撑平台,所述转动管与所述弯管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弯管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内的球形支撑轴承相配合,所述底座焊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转动管内设有耐磨环和润滑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管还包括连接管、旋转管、密封条和压盖,所述连接管配合套接于所述旋转管内,所述旋转管与所述连接管底部连接处装设有所述润滑环,所述旋转管内壁与所述连接管外壁形成的间隙从内到外装设所述耐磨环,所述密封条和所述压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通过法兰与固定在挖泥船的排泥管连接;
所述旋转管通过法兰与所述弯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弯管上,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弯管与所述旋转管相连端接口的中心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管两端接口的平面所成夹角为80°-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还包括支撑座、衬套和密封圈,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所述球形支撑轴承,所述转轴外壁与所述支撑座内壁之间设有所述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设有用于向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接触面提供润滑剂的润滑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轮支架包括支架和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管外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轮可设有6-12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在旋转管和连接管之间增设耐磨环和润滑环,能有效地增加旋转管和连接管之间的润滑程度,减少工作时旋转管相对于连续管旋转时产生的磨损。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内设置球形支撑轴承,与转轴相配合,其接触面为球面,能提高组装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时的适应性,减轻因旋转管拆除维修后重装时所引起偏离原来轴线产生的磨损,确保在轴线偏斜的情况下能正常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通过优化结构,解决了旋转管因旋转过程中与连接管造成磨损和旋转管重新装设难以对准原来轴线导致更易磨损的问题,可减少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转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的底座与转轴装配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2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吸挖泥船旋转弯管,包括:转动管1、弯管2、底座3、滚轮支架4及支撑平台5,所述转动管1与所述弯管2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弯管2设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与所述底座3内的球形支撑轴承31相配合,所述底座3焊接在所述支撑平台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铲斗及挖掘机
- 下一篇:PHC管桩自平衡法试验回收式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