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勘探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90001.1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卿;史晓忠;谭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勘探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勘探平台,可适用于工程勘察中的水上勘探,属于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路网建设发展迅猛,大多数公路和铁路需要跨越江河湖泊,有些甚至需要跨越长长的海域。国家对电力的强盛需求也促使水力水电项目近几年发展迅速,水上建筑物也在逐年增多,为保证建(构)筑物的设计安全,需要对水上建(构)筑物及其附近水域进行详细的勘察。水上勘探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部分,其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在工勘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也不断的推陈出新。
传统的水上钻探平台有漂浮式勘探平台、索桥勘探平台、木笼勘探平台和桁架勘探平台等。传统的水上勘探平台有着造价昂贵、安全系数不高、遇风浪不稳、建设麻烦、勘探完毕后拆除不便等因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简单方便地进行水上勘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简单方便地进行水上勘探的平台。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水上勘探平台,包括主箱体、次箱体和连接插件;所述两个主箱体纵向排列固定;所述次箱体通过连接插件与并列放置的两个主箱体拼接。
所述主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设有一个螺旋孔,并通过螺旋塞子密封。
所述次箱体上设有施工孔,施工孔周围还均匀开有四个通孔。
所述主箱体和次箱体上均设置有一层防锈液层。
所述若干个主箱体与次箱体上均设有连接卡口,并通过连接插件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与次箱体为交错排列固定,可根据需要增加主箱体和次箱体的数量。
所述主箱体长度为3m,宽度为3m,高度为2m;所述次箱体长度为6m,宽度为2m,高度为2m。所述施工孔的直径为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拼装结构,运输简便,施工快速便利。传统的水上勘探平台,搭建周期长,勘探完毕后不易拆除,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各个部件运至施工地点拼装后即可施工,施工完毕后,拆除也十分的便利。
2、可随着施工的要求变换平台的形状。传统的水上勘探平台,一旦成型后若遇到情况的变化,无法变换施工平台的形状,而本实用新型为拼装结构,可以随着勘探情况的变化随时的调整平台的形状。
3、可重复利用。传统的水上勘探平台,一旦勘探完成后,基本就是拆除,无2次利用的可能。而本实用新型可多次重复利用。
4、施工过程中可调节平台的稳定性和增、减反力。传统勘探平台,给机器提供反力和施工中平台不稳是个大问题。而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若反力不够或者平台不稳、不平,可以打开螺旋塞子4向主箱体1内注水,以起到增加反力和稳定平台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箱体,2、次箱体,3、连接插件,4、螺旋塞子,5、螺旋孔,6、施工孔,7、通孔,8、连接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上勘探平台,包括主箱体1、次箱体2和连接插件3;所述两个主箱体1纵向排列固定;所述次箱体2通过连接插件3与并列放置的两个主箱体1拼接。
所述主箱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设有一个螺旋孔5,并通过螺旋塞子4密封;所述次箱体2上设有施工孔6,施工孔6周围还均匀开有四个通孔7。
所述若干个主箱体1与次箱体2上均设有连接卡口8,并通过连接插件3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1与次箱体2为交错排列固定,可根据需要增加主箱体1和次箱体2的数量。
所述主箱体1长度为3m,宽度为3m,高度为2m;所述次箱体2长度为6m,宽度为2m,高度为2m。所述施工孔6的直径为50cm。
所述主箱体1和次箱体2上均设置有一层防锈液层。
本实用新型中,主箱体1为铁板焊接而成,长3米、宽3米、高2米,箱体为中空,外涂防锈漆,箱体上下各有一个孔,平时用螺旋塞子4旋紧堵上,可向箱体内注水或者出水。
所述次箱体2为铁板焊接而成,长度为3米、宽度为2米、高度为2米,上有5个孔,中间的施工孔6直径为50cm,为施工时钻头的施工孔,周围4个通孔7为下麻花钻或者锚杆的孔,起固定平台和提供反力的作用。
所述连接插件3为连接主箱体1、次箱体2的零件,起快速拼装的作用;所述螺旋塞子4为主箱体1上的一个部件,起密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