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9827.6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岐刚;曲秋华;隋凤丽;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国瑞 |
地址: | 11800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线无损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射线层析检测技术等射线检测方面的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无损检测设备的机械扫描系统在实现射线扫描时,被测件的旋转或平移以及射线源—物体—探测器之间相对物理位置的调整需要传统的“串联”式结构来实现,即检测装置布局的基本特点是以机体、立柱、横梁等作为支承部件,射线源、探测器、检测平台沿各自支承部件上的直线导轨移动或旋转轴转动,按照X、Y、Z、A、B、C坐标运动叠加的串联运动学原理,形成被测件—射线源—探测器之间物理位置的相对关系。当需要的运动自由度增多时,系统的机械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占用空间更大、相应的移动部件质量更大、系统刚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刚度高、移动部件质量小、工作空间大的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一种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平台2的下方设有若干根定长连杆4,定长连杆4的一端通过球铰3与检测平台2相连,定长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球铰3与立柱导轨6上的滑块5相连,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放置在检测平台2的上方与下方,立柱导轨6连接于底座8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通过射线源支架10和探测器支架9连接于底座8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布置射线源以及探测器等零部件;
2、整体刚度高、动态性好、模块化程度高,机械结构简单;
3、零件所受力为拉力或压力,有利于快速运动,实现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 为具有六根定长连杆和三根立柱导轨的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具有六根定长连杆和六根立柱导轨的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具有三根定长连杆和三根立柱导轨的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射线源,2为检测平台,3为球铰,4为定长连杆,5为滑块,6为立柱导轨,7为探测器,8为底座,9为探测器支架,10为射线源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一种并联式无损检测装置,由射线源1、检测平台2、球铰3、定长连杆4、滑块5、立柱导轨6、探测器7、底座8、探测器支架9和射线源支架10组成,其中:在检测平台2的下方设有若干根定长连杆4,定长连杆4的一端通过球铰3与检测平台2相连,定长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球铰3与立柱导轨6上的滑块5相连,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放置在检测平台2的上方与下方,立柱导轨6连接于底座8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通过射线源支架10和探测器支架9连接于底座8上。定长连杆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的运动轴数设置。通过移动定长连杆3的支点,即按照并联运动学原理形成所需的被测件—射线源1—探测器7之间的物理位置相对关系,完成射线扫描过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六根定长连杆4,定长连杆4的一端通过球铰3与检测平台2相连,定长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球铰3与立柱导轨6上的滑块5相连,本实施例配置三根立柱导轨6,六个滑块5分布在三根立柱导轨6的不同高度位置,每两个滑块5共用一根立柱导轨6,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布置在检测平台2的上下两侧,立柱导轨6连接在底座8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通过射线源支架10和探测器支架9连接于底座8上。被测件放在检测平台2上,当驱动滑块5沿立柱导轨6运动时,可形成所需的检测平台2—射线源1—探测器7之间的物理位置相对关系,完成射线扫描过程。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六根定长连杆4,定长连杆4一端通过球铰3与检测平台2相连,定长连杆4另一端通过球铰3与立柱导轨6上的滑块5相连,本实施例例配置六根立柱导轨6,六个滑块5分布在六根立柱导轨6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布置在检测平台2的上下两侧,立柱导轨6连接在底座8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通过射线源支架10和探测器支架9连接于底座8上。被测件放在检测平台2上,当驱动滑块5沿立柱导轨6运动时,可形成所需的检测平台2—射线源1—探测器7之间的物理位置相对关系,完成射线扫描过程。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三根定长连杆4,定长连杆4一端通过球铰3与检测平台2相连,定长连杆4另一端通过球铰3与立柱导轨6上的滑块5相连,本实施例配置三根立柱导轨6,三个滑块5分布在三根立柱导轨6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布置在检测平台1的上下两侧,立柱导轨6连接在底座8上,射线源1和探测器7分别通过射线源支架10和探测器支架9连接于底座8上。被测件放在检测平台2上,当驱动滑块5沿立柱导轨6运动时,可形成所需的检测平台2—射线源1—探测器7之间的物理位置相对关系,完成射线扫描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9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瓦斯实时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