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供无线充电和按压式充电的手机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8139.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段莹;杨阳;孙新德;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5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无线 充电 按压 手机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盖板,尤其是涉及一种提供无线充电及按压式充电的手机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流行,便携式电子产品使用移动电源管理(on-the-go),无线(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的使用变得越来约普及。虽然无线充电技术的能效远不如有限充电技术高,但无线充电为使用者省却了充电线缆而提供了便利。
无线充电并非新概念,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无绳电话等产品中得以运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无线充电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无线充电基座及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无线充电基座包括与市电相连的插头、适配器电路、初级端电路及空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则包括空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感应线圈)、全桥整流器、滤波器和转换器。空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感应出电流,通过全桥整流器、滤波器和转换器相配合产生直流电压为蓄电池充电。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在出厂时并未提供无线充电功能,导致用户无法进行无线充电,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
2、目前提供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中,全桥整流器一般是使用由4个二极管构成全桥整流电流,由于标准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是0.7V,因二极管上的正向压降导致全桥整流器的功率损耗较大,进而导致无线充电的能效较低,不利于节约能源。
3、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均受制一定的实现条件,在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用户的充电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供无线充电和按压式充电的手机盖板,能够手机盖板能够为手机提供无线充电,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耗较低及充电能效较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供无线充电和按压式充电的手机盖板,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次级绕组;固定在壳体中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依次电性相连的全桥整流器、滤波器、转换器及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侧设有按压键,在壳体内设有与按压键相连的按压式发电机,连接在按压式发电机输出端的第二变压器;设于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且次级绕组的输出端、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通过切换电路连接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全桥整流器由2个肖特基二极管和2个N沟道的MOSFET晶体管构成。
其中,2个N沟道的MOSFET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接全桥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
其中,切换电路为感应式继电器。
其中,继电器中的线圈一端与第二变压器输出端相连,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动触点形成常闭开关第一静触点及与动触点形成常开开关的第二静触点分别与全桥整流器输入端、次级绕组的输出端和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盖板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可为手机提供无线充电和按压式充电,且通过改进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中全桥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可以降低电能转换的损耗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现有无线充电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切换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供无线充电及按压式充电的手机盖板,该手机盖板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中的次级绕组12;固定在壳体11中的电路板13,该电路板13上包括切换电路21、全桥整流器20、滤波器、转换器及充电插头;并且,在壳体11的一侧设有按压键14;在壳体11中设有按压式发电机31及连接在按压式发电机31输出端的第二变压器32;其中,次级绕组12的两个输出端、第二变压器3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切换电路21与全桥整流器20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为了减少无线充电与按压式发电之间相互影响,本申请将二次绕组12设置在壳体11的中部,在壳体11内分别设有第一容纳槽15及第二容纳槽16,第一容纳槽15及第二容纳槽16之中分别用于固定按压式发电机31及第二变压器32,且二次绕组12与压式发电机31及第二变压器32之间尽量设置较远的距离,以减小电磁感应带来的能耗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8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