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皮下注射针头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7965.0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魏丽丽;张宏岩;赵宝春;刘芳;苏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皮下注射 针头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注射针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皮下注射针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暴露的皮下注射针头的注射伤害引起很大的关注,尤其是现在HIV/AIDS发病率很高,且具有体液接触传染性,患者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可能会携带各种病毒,如果被其他人碰到可能会使其也感染病毒。现有的皮下注射针头的保护罩容易脱落,或者小孩很容易的就能拔掉保护罩。当工作人员在回收这些针头或者是小孩拣到用过的针头当玩具来玩时,如果在这过程中针头保护罩脱落下来刺伤皮肤很容易感染病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皮下注射针头保护装置。防止小孩轻易的打开皮下注射针头保护罩,也防止工作人员回收针头时针头保护罩脱落而划伤手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皮下注射针头保护装置,包括:针头座和保护罩,针头座上设置有内螺纹,保护罩后端部内侧面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配合,起到旋进和旋出保护罩的作用;针头座上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凸点,保护罩内侧壁上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凹槽,凸点和凹槽相配合,起到限制保护罩脱落的作用。
使用时,工作人员向外拉保护罩的同时逆时针旋转保护罩,这样保护罩上的凹槽就会脱离针头座上的凸点,而保护罩上的外螺纹就可以在针头座上的内螺纹上旋出,就可以将保护罩打开,进行注射等工作。在使用完注射器后,将保护罩顺时针拧入,保护罩上的外螺纹就可以在针头座上的内螺纹上旋进,最后保护罩上的凹槽就会卡在针头座上的凸点上,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保护罩脱开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针头座和保护罩上设置相配合的内螺纹和螺纹及凸点和凹槽,要想将保护罩取下,需要对保护罩同时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和水平方向的旋转力,这样避免了保护罩轻易脱落,即便儿童捡到,也很难将保护罩拔下来,从而降低了捡拾废弃针头的儿童和回收废弃针头的工作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旋出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旋进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针头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和针头座相配合状态图。
图中标记:1、针头座2、保护罩3、内螺纹4、外螺纹5、凸点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描述:
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皮下注射针头保护装置,包括:针头座1和保护罩2,针头座1上设置有内螺纹3,保护罩2后端部内侧面上设有外螺纹4,内螺纹3和外螺纹4相配合,起到旋进和旋出保护罩的作用;针头座1上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凸点5,保护罩2内侧壁上螺纹的上方设置有凹槽6,凸点5和凹槽6相配合,起到限制保护罩脱落的作用。
使用时,工作人员向外拉保护罩2的同时逆时针旋转保护罩2,这样保护罩2上的凹槽6就会脱离针头座1上的凸点5,而保护罩2上的外螺纹4就可以在针头座1上的内螺纹3上旋出,就可以将保护罩2打开,进行注射等工作。在使用完注射器后,将保护罩2顺时针拧入,保护罩2上的外螺纹4就可以在针头座1上的内螺纹3上旋进,最后保护罩2上的凹槽6就会卡在针头座1上的凸点5上,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保护罩脱开针头。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具体说明和解释,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精神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的任何改变,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