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360.3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松;杨晓峰 |
主分类号: | C25B1/13 | 分类号: | C25B1/13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矫智兰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臭氧发生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壳体结构,属臭氧发生装置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臭氧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用于食品加工、冷库保鲜、水质消毒、及空气净化等等。
目前,现有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水箱1与电解臭氧发生器2为上下排列布置,而且两装置上的进出水嘴都是垂直(向下)设置,进水、出水的方向都是垂直方向的,此种结构在使用中有很多缺点,一是整个装置占用的安装空间比较大,二是连接管的长度较长,影响水体循环速度,尤其是水箱出水嘴5、进水管3、发生器进水嘴7的设置存在很大缺陷,如图1所示,由于进出水嘴都是垂直方向且设置在水箱1底部,因此进水管3必须弯曲呈U形,由于水箱1中是气水混合水体,工作中总是会留有部分气体随水流再次循环至进水管3,因此经常会有气泡聚集在水箱出水嘴5处至进水管3底部区域,致使水流不畅,影响整个水体的循环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电解臭氧发生器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壳体结构,包括臭氧发生器,在臭氧发生器的外壳上设有发生器进水嘴和发生器出水嘴,特点是,发生器进水嘴设置为与臭氧发生器的外壳水平方向连通。
本实用新型对已有电解臭氧发生器壳体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壳体下部的进水嘴由原来的垂直连接设置改进为水平方向连通,这样当本实用新型与配套的水箱、水管等装置组装后,其中的水流方向均为向上或水平方向,没有弯曲及向下的流向,因此整个水体循环会更加通畅,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已有技术中电解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 图2的A向视图;
图4 –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图面说明:
1水箱,2臭氧发生器,3进水管,4出水管,5水箱出水嘴,6水箱进水嘴,7发生器进水嘴,8发生器出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电解臭氧发生器基本相同,在臭氧发生器2的壳体顶端设有垂直方向连通的发生器出水嘴8,不同的是,在臭氧发生器2的壳体底部设置有水平方向连通的发生器进水嘴7。
在本实用新型壳体内装配相应的膜电极制成电解臭氧发生器,然后与水箱及进出水管等配套装置组装后就可以使用了,参考图4所示。其中,发生器进水嘴7与水箱出水嘴5水平方向连通,连通方式有两种,一是两者之间平行连接,甚至可以直接连通,省去进水管3(如图4),二是发生器进水嘴7高于水箱出水嘴5,两者之间用进水管3连接(即臭氧发生器2整体位于水箱出水嘴5之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与之配套的水箱结构也要相应地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水箱1底部的水箱出水嘴5也要改成水平方向的,且臭氧发生器2的安装位置应该平行或高于水箱出水嘴5的位置。
工作中,由于水管中的水流方向均为水平和向上垂直方向,没有弯曲及向下的流向,因此整个水体循环会更加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松;杨晓峰,未经胡松;杨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置式电机驱动桥
- 下一篇:一种提高亚氨基二乙酸收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