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壳副产物提取用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315.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泉;沈梅和;戴文祥;徐开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7/00 | 分类号: | F26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7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产物 提取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虾壳副产物提取用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虾壳是加工工业中的下脚料,也是水产生产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逐渐重视起这种废弃物的综合再利用, 因为虾壳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外,还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壳聚糖,虾青素以及蛋白质等等,其中,虾壳中的这些副产物在工业、生物、医疗、化学以及农业领域均有很大的用途。
虾壳中这些副产物的提取一般经过选料,沸水净壳,虾壳运输及净水,虾壳压榨,酸液浸泡,碱液蒸煮、虾壳脱水及晒干,虾壳脱色,以及干燥等步骤,在虾壳分别进行了酸液浸泡与碱液蒸煮之后,需要对虾壳加水将碱液清洗干净,将虾壳还原成中性并烘干,进行下一道副产物的提取,在虾壳脱水及晒干步骤,现有技术主要采取自然烘干的方法,为的是借助自然的阳光及风力对虾壳进行脱水、晒干,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方法还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采用自然脱水、晒干耗时长,而且虾壳在外部环境下容易受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降低副产物的提取质量;此外,这种自然脱水、晒干方法对天气状况要求较高,主要要在有阳光且有风的白天进行,这就对脱水、晒干环境进行了限制,而且降低了副产物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副产物的效果及加工效率的虾壳副产物提取用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虾壳副产物提取用脱水装置,包括离心机,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与风管密封连接,在所述风管尾端连接一风力放大器;所述离心机设置在所述风力放大器正下方,所述离心机内部设有筒体,在所述离心机壳体上端设置若干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内设置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底部与所述离心机的壳体贯通连接;每个所述通风道上密封焊接进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上端通过钢托以及密封垫密封连接一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与所述进风管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管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设置在深槽中,且通过支柱将所述离心机的其中两侧固定在所述深槽中。
进一步,每个所述通风管上设有调节阀,调节所述通风管的风力大小。
进一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进一步,所述筒体与所述离心机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大小在3~5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用水洗过的虾壳放入离心机中,开动风机,工作时,离心机将虾壳中的水分甩干,同时风机对虾壳进行风干,此过程中,在风管上开有若干支路的通风管,若干个通风管通过进气管、通风道与离心机的壳体贯通连接,风管中的热风通过各个支路的通风管进入离心机壳体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若干过滤孔对筒体内部的虾壳进行全方位烘干,这种脱水、烘干一起的方法,不仅时间短,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控制,此外,烘干的效果好,防止局部烘干较差,副产物的质量高,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机及深槽设置的俯视图。
其中:1-离心机,2-风机,3-深槽,4-支柱,5-风管,6-通风管。7-进风管,8-筒体,9-过滤孔,10-通风道,11-钢托,12-调节阀,13-固定板,14-风力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