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储气车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344.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杜璇;杜凯;杜超;刘祯祥;张纪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B60B3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车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的车轴,具体是一种自卸车储气车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挂车制动储气装置使用储气筒储气,由于储气罐的体积较大,占用了很大空间,不利于整车底盘空间的布置,且影响了半挂车的承载量,加大了油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对于部分受结构限制的特殊车型,将储气筒置于距制动气室等较远处,管路布置过长,存在管路损坏、漏气等安全隐患。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753056 U 公开了一种车轴, 包括带内腔的车轴本体, 特点是: 在车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将内腔密封的端盖,在车轴本体的非承压段处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孔及出气孔, 进气孔通过进气管与空压机连通, 出气孔通过出气管与车轴制动装置连通。该车轴虽然解决了半挂车重量大、占用车底盘空间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车轴内腔为一体结构,当车轴由于外界的碰撞或自身的缺陷而漏气时,不能及时发现。即便是发现了,如果是在行进中,由于储气的气压不足,从而会导致刹车制动力不足,进而使气动的制动作用失效,酿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自卸车储气车轴,将车轴内分成多个独立气室,可有效放置单一气室造破坏时,制动气压不足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卸车储气车轴,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车轴本体,车轴本体的非承压段设有与封闭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及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于车轴本体的侧面,所述车轴本体内的密闭内腔至少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出气孔通过出气管并联连接到总出气管中,所述每条出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防锈涂层。
所述单向阀为直通式单向阀。
所述出气管设置为塑料软管或者金属管。
所述内腔中设有压力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将车轴内的气室分成多个并列的腔室,可在某一个遭到损坏时,不影响其他气室,而且在出气管上设有单向阀,可放置气体回流。因此,即便是在车辆行驶中,车轴损坏也不会影响整车的刹车制动,有效保障了行驶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在原有基础将气室分成多个独立的可并联在一起的内腔,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车轴本体,2为内腔,3为单向阀,4为出气管,5为总出气管,6为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储气车轴,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车轴本体1,车轴本体1的非承压段设有与封闭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孔及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于车轴本体的侧面,所述车轴本体1内的密闭内腔至少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内腔2,所述内腔2的内壁上设有防锈涂层。所述内腔2的出气孔通过出气管4并联连接到总出气管5中,出气管为金属管。所述每条出气管4上均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为直通式单向阀3。为了能及时了解气压情况,所述内腔中设有压力感应器6。压力感应器连接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驾驶室内。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粗节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制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