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518.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所;张金团;杨慧赞;蒙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德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G01B5/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无损 体长 测量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鱼类测量水槽,具体是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在水产养殖实验中还是水环境变化后的生物响应研究中,都离不开室内水槽实验。然而,在鱼类的实验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对鱼类进行分离、驱赶、测量体长、体重等技术工作。而,目前主要的体长测量工具多借助于渔网进行捕捞,捞出后再利用直尺或者软尺进行体长测量,每次实验前都要用渔网对实验鱼进行捕捞,捕捞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对鱼类产生伤害。而实验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实验鱼是对实验鱼种具有代表性的、未受到任何伤害的健康个体,在渔网捕捞过程中鱼会不停的挣扎而容易受伤、捕捞时鱼类会由于离开水体而使健康状态受到影响。并且,测量过程中鱼类会进行挣扎跳动,既影响测量精度有影响鱼类的健康。并且,在实验测量过程中,为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实验人员仔细认真的对测尺进行读数和估读,工作过程艰苦并且随机性大,容易产生误差。
因此,为克服现有实验的粗暴驱赶方法,使实验更加接近自然状态,获得最能代表实验鱼种的体长参数,对实验鱼体体长测量装置进行改进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使用方便的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由玻璃水槽槽体、定向驱鱼装置、彩色钢铟尺、钢铟尺固定条、视频放大录像装置组成。
1.所述玻璃水槽体槽体为透明槽状构件用于盛放水及待测鱼体。
2.所述定向驱鱼装置由底部固定支座、水平网片、纵向网片组成,底部固定支座固定于玻璃水槽体槽体底部。
所述底部固定支座由八条柱构成的底面为长方形支座。所述水平网片为5mm小孔径硬质长方形网,其形状与底部固定支座的底面相同。水平网片用固定卡水平活接在底部固定支座的四条立柱上并能上下移动。所述纵向网片为两片具有各种目次孔洞的长方形网片,两者底边长度与底部固定支座长方形短边长度相同,二者底边的两端点分别用固定卡活接在水平网片的两条长边上;二者之间的距离可随意调节、并能左右前后移动。通过水平网片和纵向网片的网片组合上下左右移动驱赶实验鱼进行定向移动。
3.所述彩色钢铟尺用钢铟尺固定条4固定于玻璃水槽槽体一侧或者两侧。
4.所述视频放大录像装置置于玻璃水槽槽体外,位于带彩色钢铟尺的一侧。
通过定向驱鱼装置水平网片和纵网片的上下左右移动将实验鱼体驱赶至槽体带钢铟测尺处,通过视频放大录像装置进行摄像或者拍照,记录鱼体特征并读取鱼体尺寸。
上述的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拥有纵向网片和水平向网片可移动的组合网片,对实验鱼进行定向驱赶而不产生任何伤害;将鱼体驱赶到玻璃水槽槽体侧壁后,通过固定于侧壁的钢铟尺测量鱼体长;通过视频摄像系统,将鱼体与钢铟尺位置进行定位拍照,并利用摄像设备的放大功能,提高测读的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此发明可以方便的在实验水槽中使用,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和操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量测精度高,能很好地改善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
2.此发明能够高效的达到实验鱼的体长测量目的,能将每一条鱼的视频资料存储起来备查,并且在驱赶过程中有效保护实验鱼而使其能够保持健康的机体状态以满足实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玻璃水槽槽体1、定向驱鱼装置2、底部固定支座2-1、水平网片2-2,纵向网片2-3、彩色钢铟尺3、钢铟尺固定条4、视频放大录像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无损体长测量水槽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玻璃水槽槽体1、定向驱鱼装置2,彩色钢铟尺3,钢铟尺固定条4,视频放大录像装置5组成。
1.所述玻璃水槽体槽体1为透明槽状构件用于盛放水及待测鱼体。
2.所述定向驱鱼装置2由底部固定支座2-1、水平网片2-2,纵向网片2-3组成,底部固定支座2-1固定于玻璃水槽体槽体1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德所,未经蔡德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的水面叶轮式增氧机
- 下一篇:摇蜜机